
▲9月12日起,確診者同班師生則是快篩陰性、無症狀,就能上實體課程。(圖/資料照)
教育部預計在中秋連假過後的9月12日起,實施校園防疫新制,確診及快篩陽性個案實施7天居家照護,期滿無症狀才可入校,同班師生則是快篩陰性、無症狀,就能上實體課程。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持續,中小學8月30日開學,前幾週維持1人確診、全班停課3天舊制;自9月12日起實施新制,以確診者為核心,不再全班停課。
據新制規定,確診及快篩陽性個案,實施7天居家照護,期滿無症狀可入校上課。確診者同班師生,或曾摘下口罩共同活動15分鐘以上者如社團、跑班課程的同學,都由學校提供1劑快篩試劑,快篩陰性、無症狀可上課,有症狀就儘速就醫。
大專校院則是開學日起就適用新制,但較多學校選擇中秋連假後開學。如果住在學校宿舍,確診者同寢室友比照同住親友,實施居家隔離或自主防疫,大專校院生居家隔離不入校(住宿生不離開隔離宿舍),自主防疫期間不入班上課。
教育部長潘文忠日前接受媒體聯訪表示,目前大學的照護宿舍有3500間、隔離宿舍8800間。依照指揮中心規範,確診者、居隔學生建議返家照護,教育部會提供防疫計程車資補助。照護、隔離宿舍則盡量留給無法返家者,例如境外生、無法在家居隔的學生。
看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外出時應配戴口罩、勤洗手,並遵循疾管署最新防疫指引。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