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丁雅芳報導

▲營養師分享「確診後飲食3關鍵」。(示意圖/資料照)
本土確診不斷升溫,今(28)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本土確診數再增11353例。對此,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在家療養的輕症患者要加速復原,可以遵循營養師的居家照護飲食對策,並點出「確診後飲食3關鍵」助康復。
高敏敏點出「確診後飲食3關鍵」就是「高熱量」、「高蛋白」、「充足水分攝取」。

▲高敏敏介紹「確診後飲食3關鍵」,第1點是「增加熱量攝取」。(圖/高敏敏提供)
★增加熱量攝取
才有足夠熱量對抗體內耗損!染疫後整個人可能會沒有力氣及心力、病懨懨的,聽確診者分享,連追劇的力氣都沒有,只想一直昏睡。身體在高壓下,能量代謝需求會大大提升。
建議
1. 每日可多攝取250至500大卡:以新鮮原型食物為主,增加熱量對抗耗損。
2.少量多餐進食:就算不餓或食慾減退,也務必確保熱量足夠,減少對本體的耗損!
3.提高能量密度進食:可透過油脂食物的攝取,提高能量進食,例如:吃酪梨、喝堅果飲、堅果棒等。
4.必要時可補充營養保健食品(也就是抗發炎的成分):維生素B群能幫助減輕疲憊感、維生素C強化呼吸道黏膜修復。

▲高敏敏介紹「確診後飲食3關鍵」,第2點是「補充蛋白質營養」。(圖/高敏敏提供)
★補充蛋白質營養
避免肌肉流失耗損使身體更虛弱,增加癒後恢復力。足夠的蛋白質是肺上皮細胞、上呼吸道黏膜細胞修補的關鍵原料,畢竟病毒觸發體內的免疫系統產生發炎因子,破壞力驚人!會引起身體發炎,尤其長輩更要注意!
建議
1.正常成人蛋白質需求約「每公斤體重0.8至1.2g/日」:3根手指頭大小厚度的肉,約提供7g蛋白質。
2. 以原型優質蛋白為主:吃豆製品、魚、蛋、肉,避免加工肉製品。
3. 可自製奶昔:利用豆漿、牛奶、優格搭配香蕉、堅果,製作高蛋白高能量奶昔。
4.必要時可食用高蛋白質飲品:吃不下或必要時可利用高蛋白飲或配方營養品,補充營養。

▲高敏敏介紹「確診後飲食3關鍵」,第3點是「確保水份攝取充足」。(圖/高敏敏提供)
★確保水份攝取充足
避免症狀加劇 身體缺水、脫水、電解質失衡(發燒、流汗⋯都會增加身體水分流失 )。
建議
1.小口少量、多次喝水:增加身體水分吸收利用,避免缺水或痰越來越濃稠。
2.可自製水果水:避免味覺疲勞,可把新鮮水果加進白開水中,替換不同味道的水份,刺激喝水慾望、增加飲水量及維生素攝取。其實維生素C也是會隨著壓力流失的營養素,不妨在家準備維生素C發泡錠,加水一起補充!
3.必要時可喝電解質飲料:視情況補充發燒、流汗時流失的電解質,避免電解質失衡,部分患者會出現腹瀉問題,易造成水分、電解質流失,若電解質不平衡,會伴隨肌肉痛、抽筋、肌無力。
4.每天儘可能「維持體重:體重是反應身體水分維持、營養狀態很直接的指標。

▲營養師高敏敏點出「確診後飲食3關鍵」助康復。(圖/高敏敏提供)
高敏敏提醒,如果真的不小心確診,請謹記以上營養原則,並搭配多活動、多休息,幫助更快恢復健康生活!
看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外出時應配戴口罩、勤洗手,出入公共場合落實實聯制,有疑似症狀應儘快就醫,經評估後採檢。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