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壓軸」並非指最後1個!查辭典見真正用法 眾人驚呼:一直用錯

圖、文/CTWANT

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中,壓軸指的是倒數第二個劇目。(示意圖/Pixabay)

▲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中,壓軸指的是倒數第二個劇目。(示意圖/Pixabay)

日常生活中不時聽到「壓軸演出」的說法,一般人大多認為就是最後一個表演節目,但近日有網友在社群分享,「壓軸」並非表演中的最後一個,查詢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才知真正意思是「倒數第二位」。而最後一位演出者或節目,則是要用「大軸」或「軸子」。

最近一名網友在Threads上曬出從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翻攝的畫面,他認為大家都應該要知道「壓軸」的真正意思,畫面中「壓軸」的釋義寫著,「稱戲劇表演的倒數第二個劇目。比喻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節目或是見」;原PO也表示,「我認為大家應該要知道壓軸不是最後一個!」

貼文一出吸引上萬人按讚和討論,紛紛驚呼,「長知識了,一直以來都誤會了」、「我小學的時候,老師也有教壓軸是倒數第二,但普遍都認為是最後一個」、「這就是唱跨年場倒數那個歌手叫壓軸,倒數完還要一個大咖拖住散場人潮」、「查了一下發現,戲曲中,大軸通常被稱為『送客戲』」。

壓軸其實是指倒數第二個劇目,如今被誤用成最後一個表演。(圖/翻攝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壓軸其實是指倒數第二個劇目,如今被誤用成最後一個表演。(圖/翻攝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很多人好奇壓軸不是最後一個,那最後一個要如何形容,依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在同一次演出中排在最末的一齣戲叫做「大軸子」,例如:「今年藝術季的大軸子,不知是那齣戲?」也能稱作「軸子」。

在留言中有內行人跳出來解釋「壓軸」,它的來源是戲曲行業中,一整場表演可能持續5至6個小時,有的觀眾會先行離開、沒看完全部演出,所以表演方漸漸把最知名的角色跟曲目排在「倒數第二壓軸的部分」,大軸則是安排類似晚安曲的送客戲碼,後來才會用壓軸稱呼一場表演中最多人期待的演出者或節目。

延伸閱讀

外稿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