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清潔員從早撿到晚!掃墓沿路都是紅包袋 沖煞小物亂丟恐罰6千

記者鮑琇微、張浩譯/新竹報導

清明節腳步近,不少人提前掃墓,新竹市大坪頂路邊散落滿地紅包袋,原來是民眾掃墓又不想把晦氣帶回家,把「鹽米紅包袋」丟棄。不過民俗專家提醒,隨地亂丟的行為可能愈除愈不好,加上掃墓最怕天乾物燥引起火災,易燃物隨手亂丟,依廢棄物處理法最高將開罰6000元。

馬路、草坪放眼望去,散落滿地紅包袋,但這條路是通往新竹大坪頂的納骨塔。

清潔人員:「走過去就丟丟丟啊。」

記者:「是不是今年特別多?」

清潔人員:「每年都這樣,早上已經撿一趟了,現在還在撿。」

從早上到下午,整天的工作都在撿紅包,但此紅包非彼紅包,裡頭裝的都是除穢用的粗鹽和白米,不少民眾因為習俗,掃墓身上帶一包,但離開時卻隨手亂丟。

民眾:「對環境不好,整路都是很難看啊。」

目擊民眾說整路都是紅包袋,但民俗專家提醒這行為超NG。

民俗專家廖大乙:「(亂丟)不乾淨也沒禮貌的做法,因為鹽米撒淨是回到家之前,你可以在自己的身上灑鹽米,來除穢除淨的意思。」

清明掃墓怕把晦氣帶回家,有幾個沖煞撇步,像是攜帶7片榕樹葉,掃完墓就丟掉,取台語諧音把穢氣「擦掉」,或是帶上淨符,回家後燒掉,用符水擦拭身體,還有這種鹽米紅包袋,掃完墓後丟棄,象徵丟掉晦氣。不過,小心隨地亂丟只要被拍到,都有證據可以開罰。

新竹市政府環保局秘書林玉焜:「依據廢棄物清理法第27條第2款的規定,違者將處新台幣1200元至6000元罰鍰。」

除穢紅包袋隨便丟,民俗專家示警可能招來負能量、愈除愈衰。而這一包垃圾罰單金額也不小,最高一張6000元,再加上掃墓最怕天乾物燥引發火苗,易燃物隨手亂丟,抓到始作俑者,想善後可不是一張罰單可以了事。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民俗傳說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

三立新聞台
#清明掃墓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