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楊惟甯報導

▲美中關稅戰火延燒,若iPhone回美製造,未來一支恐要價逾8萬。(圖/unsplash)
美中關稅戰火延燒!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中國課徵145%的重稅,作為iPhone主要生產基地的中國首當其衝,導致蘋果產品進口成本飆升,成為了「最大受害者」。專家預估,若蘋果選擇將生產線全面遷回美國,未來一支iPhone 16 Pro的售價恐突破新台幣8萬元!
根據澳洲AMP資深經濟學家奧利佛(Shane Oliver)分析,目前一支iPhone 16 Pro的組裝成本約為580美元(約新台幣1萬8800元),但若以美國針對中國產品加徵145%關稅計算,進口成本將暴漲至1340美元(約4萬3600元)。若蘋果為維持利潤結構而選擇回美製造,加上美國本地的高薪資與營運成本,整體價格則可能飆升至2519美元(約新台幣8萬1868元),將為蘋果史上最貴的手機。
儘管蘋果有意分散供應鏈,嘗試將部分生產移往印度與越南,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這樣的轉移不僅需時數年,更會造成供應鏈重新佈局的風險與成本。摩根士丹利指出,若蘋果要將銷往美國的iPhone全面改由印度製造,印度清奈工廠的年產能就必須從2000萬支倍增至3000萬支以上,產能與供應鏈能力仍遠遠不及。
供應鏈專家也表示,與中國高度集中的零組件供應相比,印度組裝廠多仰賴空運補件,不僅成本高昂、運輸時間也拉長。現階段多數零組件仍由中國供應,意味著物流與成本壓力最終將轉嫁給消費者。
奧利佛直言,這場關稅戰無論從企業還是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都是「雙輸」。且蘋果不是唯一受害者,美國整體經濟也將承擔更大的通膨壓力與消費疲弱的風險,全球供應鏈更面臨動盪。他直言:「當供應鏈被政治撕裂,最先付出代價的,永遠是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