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楊惟甯報導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右)表示,川普將研究如何將半導體製造從台灣遷回美國。(圖/翻攝自X@howardlutnick)
美國總統川普為了「保護美國製造」,宣布重啟關稅政策,針對全球185個國家徵收對等關稅。儘管最新一輪的政策中,半導體產業尚未被納入關稅名單,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卻公開表示,川普政府將「深入研究」如何將晶片製造從台灣遷回美國,並強調「我們遲早得保護自己,美國必須具備自我防衛能力。」
綜合外媒報導,盧特尼接受CNBC節目《Squawk Box》訪問時,提出為何美國現今大多數電子產品都在台灣製造的質疑,並說「這些產品以前都是在美國生產的,是我們過去的政策讓台灣整碗端走。」
他不諱言指出,「我們每個人都愛用iPhone,但為什麼非得在台灣或中國製造?為什麼不能在美國用機器人生產?」盧特尼進一步強調,美國過於依賴台灣生產晶片是極大的國安風險,並提及川普的下一步,強調之後將會深入研究「如何將半導體製造從台灣遷回美國」。
根據川普2日公布的新一輪關稅政策,台灣被重課32%關稅,僅次於中國與越南等國。雖目前未將半導體納入課稅清單,但這波對等關稅仍嚴重衝擊台灣,尤其影響資訊電子、紡織與機械等傳統出口大宗。
根據統計,2024年台灣對美貿易順差超過400億美元,其中以電子零組件與通訊設備占比最高。川普曾公開批評「台灣靠掠奪美國製造業致富」,此次重啟關稅,也形同對台再度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