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連國程 /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打著「讓美國再次偉大」目標,試圖大幅降低對外援助與軍事開銷,讓資源留在自家。昨日(2/19)更傳出美防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要求軍方在未來5年,每年預算砍8%。此外,川普也不斷要求北約盟國需公平分擔花費,認為美國已付出太多。在這樣的氛圍下,先前日本首相石破茂去年不斷提出的「亞洲北約」構想普遍被認為不太可行;然而,台灣學者傅澤民週二在印太地區安全論壇中表示,若想爭取美國支持,可拿出利益交換,「跟美國有共同理念仍是長久之計」。

▲傅澤民(左)18日在「印太地區安全:加拿大、台灣和地區夥伴之間的對話」國際研討會中接受三立訪問。(圖/記者連國程攝影)
《華盛頓郵報》19日披露,赫格塞斯要求軍方提出刪減預算方案,目標為5年內每年砍8%,幅度恐成美國自2013年以來之最。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裘兆琳18日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美國國債目前已經逼近37兆美元(約1210兆元台幣),每年光是要負擔的利息就高達約1.12兆美元(約35.84兆元台幣),佔總收入近23%,「這是很可怕的數字,前幾任總統都不提這個,但川普早就受不了。」根據《華郵》取得的備忘錄,有17類項目不受影響,包括在美墨邊界的部署、核武及飛彈防禦的現代化、單程無人機和其他軍火採購,備忘錄也提到會繼續支援美軍印太司令部(USINDOPACOM)、北方司令部(USNORTHCOM)與太空司令部(USSPACECOM)。
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18日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播出的受訪內容表示,川普政府當然要積極參與北約,「不是因為他想要,而是他需要,否則歐洲國家在未來的3至5年就很難自我防衛。」他也回應川普日前主張北約成員國應增加國防預算至GDP的5%,呂特說他們將增加軍事預算,目前已增加7000億美元,將來還會增加更多。裘兆琳表示,美國政府早在2014年就要求他們增加軍事預算,結果北約「都沒有在聽。」直到川普在第一任期內揚言退出,北約才驚覺事態嚴重「我(歐洲國家)都還要靠你(美國)耶。」川普1月23日在白宮向媒體重提此事,說他不確定美國是否應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上花錢,他認為美國在保護北約成員國,對方卻沒保護美國。
日本首相石破茂去年開始不斷提出「亞洲北約」的構想未獲得美國及印度支持。中央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傅澤民18日在印太地區安全論壇向三立新聞網表示,川普是比較特別的政治菁英,所以對他來說,想爭取他的支持,必須在軍事跟經濟方面展示實力,讓美國覺得壓力沒這麼大。然而他的研究也發現,若是對美國兩大黨而言,進行理念的訴求,讓美國知道台灣是價值相近的盟友,會比較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