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中心/綜合報導
近年來,臺灣兒少性剝削案件急劇上升,據統計通報案件數在六年間成長超過三倍,引發社會關注。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106年全臺通報的兒少性剝削案件為1184件,至112年已飆升至4310件,增幅高達264%。其中,兒少性影像案件增幅最為顯著,2023年通報案件數量接近3000件。

▲兒少性剝削案件逐年大幅增加。(圖/台灣亮起來)
臺灣展翅協會深耕兒少服務領域30年,不僅提供受害兒少及其家庭安全庇護與心理重建支持,更深入校園與社區,推動預防教育,因卓越貢獻,榮獲「傳善獎」肯定。

▲臺灣展翅協會致力兒少領域30年,榮獲「傳善獎」肯定。(圖/台灣亮起來)
臺灣展翅協會秘書長陳逸玲表示,兒少性剝削涉及成年人士透過權力不對等關係操控、脅迫或欺騙兒少發生不當行為,而數據顯示,這類案件的增幅驚人。隨著科技發展,犯罪手法層出不窮,誘騙兒少自拍不雅影像的手段不斷翻新,甚至短短數小時內便能讓兒少墜入陷阱。

▲臺灣展翅協會秘書長陳逸玲表示,誘騙手法不斷翻新,而少更容易掉入陷阱。(圖/台灣亮起來)
臺灣展翅協會社工督導陳怡瑾指出,過去可能需長時間建立信任才能取得兒少影像,但現今僅需數小時甚至更短時間。許多受害兒少警覺性低,甚至未察覺自己已成受害者,事發後反而產生自責心理。

▲臺灣展翅協會社工督導陳怡瑾指出,受害兒少警覺性低,不容易察覺自己是受害者。(圖/台灣亮起來)
為因應兒少性剝削問題,立法院於2024年7月三讀通過《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修正案,將持有兒少性影像的最高刑期提高至7年。然而,臺灣展翅協會認為,現行法規仍有不足,應進一步立法阻斷網路誘拐行為。

▲《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修正案,將持有兒少性影像的最高刑期提高至7年。(圖/台灣亮起來)
陳逸玲強調,應明確將網路誘拐納入犯罪範疇,從行為建立初期即納入法律監管,使意圖透過網路誘騙兒少的行為受到法律懲處。

▲陳逸玲認為,要明確將網路誘拐納入犯罪範疇。(圖/台灣亮起來)
隨著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普及,兒少性剝削案件有增無減,如何強化教育、法規與技術防護,成為社會各界需共同努力的課題。臺灣展翅協會呼籲,應結合政府、民間團體及學校力量,提升兒少自我保護意識,讓更多孩子免於成為受害者,真正守護他們的未來。
請上傳善獎網站(www.auroratrust.org.tw)或是加入臉書的「傳善獎」粉絲團,進一步瞭解這些優質社福機構。「傳善獎」歡迎您加入傳善的行列。
傳善獎網站:http://www.auroratrust.org.tw/
傳善獎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preadconscience
傳善獎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preadinggoodaward/
傳善獎部落格:http://auroratrust.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