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新聞/開放資料活起來 變身防災好幫手

撰文/李又如(新新聞)

八仙塵爆後,台北市主動找網路社群討論開放資料與災害協助,消防局、交通局、衛生局更主動介紹自己的業務,讓協作者理解可以介入的著力點,立刻在蘇迪勒颱風來襲時得到了應用。

蘇迪勒颱風帶來台北市有史以來最大災情,接著杜鵑颱風也令人膽戰心驚,在家避災的民眾,有的停水、有的停電,何時會恢復?什麼地方安全?成了待釐清的問題。此時網路社群十分熱鬧,利用台北市開放資料製作的「停水停電地圖」、「災情回報現況系統」四處流傳,光颱風災防就有七個相關應用,不僅速度快、版本多、還免費,讓其他縣市好生羨慕。

台北市究竟怎麼做到的?發現官民合作在災防上應用的契機,其實來自六月底的八仙塵暴。

六月二十七日,新北市八仙樂園的驚天一爆,誰受傷了?現場的情況怎麼樣?民眾陷入瘋狂的資訊焦慮。

由於傷者來自不同縣市,各地方政府也在第一時間待命,包括最鄰近的台北市。新北市衛生局、消防局早早釋出傷者名單,台北市資訊局長李維斌說,「一開始我們循著標準作業程序(SOP),將收到的資料公布上網。」

政府呼救,網路社群動起來

但SOP以外的問題出現了: 六月二十八日上午,台北市社會局長許立民提出,傷者人數眾多,一筆一筆看很容易漏掉,有沒有可能做成查詢界面?

由政府來做,可能嗎?李維斌指出,由於新北市提供的資料是PDF檔,要在電腦上應用,需要轉為機器可以讀取的格式,若依循SOP,找民間公司配合要簽合約,根本沒有時間,「災防講求效率,誰認為政府有效率?」李維斌說,「我們才發現自己的不足。」

資訊局決定跟網路社群呼救,立即獲得回應。資料轉檔後不到一個小時,第一個傷患查詢系統上線,更在一個小時後增加為十個。以零時政府(G0V)架設的版本為例,上線後八小時就有三十萬人觸及,「哪一個跟政府有關的網站這麼熱門?」李維斌笑說。

網路社群的「宅力」有多強大?李維斌舉例,許多網站為了防止機器人亂留言,會設定驗證關卡,讓使用者辨認圖片裡歪七扭八的文字。由於使用者為了通過驗證,必定會認真填答,Google將紙本書的掃描檔,以字為單位切成圖檔,加在驗證碼後方,每天居然能被辨識出幾百萬個字,迅速讓書本數位化。(本文未完,完整文章請見1492期《新新聞》,或新新聞官網

外稿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川普盛讚關稅讓美國再次偉大 反制中國報復加徵至104%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