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9)日在立法院受質詢時指出,台灣快篩試劑生產量很足夠,指揮中心已經在規劃,未來民眾可在診所進行快篩,但必須自費,如果是呈現陽性,政府會給付。他也提到,本土疫情起來,陽性率提高,並擔憂社區感染擴大,勢必要擴大篩檢,因此不論是企業快篩、個人快篩或診所快篩,只要有適合的產品,都希望透過緊急授權盡快進來。
陳時中在下午疫情記者會上也說到,自費是為了避免無症狀民眾擠到醫療機構去快篩,由於大部分的快篩試劑都要由醫事人員來使用,因此會推動診所進行自費快篩,若民眾篩出陽性,政府將補貼篩檢費用,診所在執行完快篩後,也要將相關的通報流程做好,避免篩檢人員失聯。

▲陳時中回應疫情與診所設置快篩看法。(圖/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中說,因現在有社區感染,所以將快篩列入篩檢推動的重要方向。因此不論是企業、個人或診所快篩,只要有適合的產品都不會禁止,希望透過EUA緊急授權盡快進來,以因應社區感染的危機。食藥署也是盡量跟相關廠商聯繫,請他們有相關合適的產品能夠盡快提出來,會盡快讓它EUA進來。
另外,陳時中也說明,目前PCR檢驗量能已增加到166家,平日約4萬8000件,量能全開則可達8萬件,相較之前單日最大量能2萬7600多件來說,檢驗量能已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