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文淵/苗栗報導
前苗栗縣長劉政鴻的任內拆除客家窯、蓋起客家圓樓,當時就引發爭議,其實客家園樓距離劉政鴻住家非常近,走路只要20分鐘左右,落成後,儼然成為劉政鴻的後花園。卸任前就曾被民眾捕獲「野生劉政鴻」,當時他非常在意圓樓的夜間點燈效果;如今因為財政拮据,原本每週10場戶外水舞秀,也縮減為每週3場,但每到晚上夜間照明,恐怕也是一筆大開銷。

▲客家圓樓夜間燈火通明。
客家圓樓入夜點燈,民眾來觀賞,捕獲野生縣長。聽到民眾誇獎圓樓十分漂亮時,前苗栗縣長劉政鴻縣長:「還沒還沒!我在這裡多了解一下。」

▲民眾邀約和劉政鴻合照,他爽快答應。(圖/翻攝自YouTube)
前苗栗縣長劉政鴻就坐在圓樓外,觀賞他的建設政績,民眾邀約合照,劉政鴻一口答應。

▲圓樓距離劉政鴻住家約20分鐘路程。
劉政鴻才說要合照,圓樓主體的照明燈光,一瞬間全部打亮。劉政鴻就住在後龍,從家裡出發走約1.1公里,大約20分鐘,就能看見客家圓樓。民眾認為:「使用者付費,OK啊!」、「免費比較好,超過50元就太高了。」民眾對於圓樓收費的看法大不同。

▲客家圓樓水舞從昔日每週10場,改為3場。
2014年10月底落成的客家圓樓,在劉政鴻執政時,規劃每星期演出10場水舞秀,到了徐耀昌任內,因為經費短缺,才改成每星期3場,電費省下至少6成,不過每年還是要支出4萬電費;圓樓主體夜間照明,每天晚上從7點到9點半持續亮燈,夜間確實很漂亮,但客家圓樓改成收費後,人氣下滑,每年營運成本600萬元,水舞秀已經縮減,未來不知園樓能否再夜夜點燈下去。
https://www.facebook.com/se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