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會讓固定辦公模式改變?專家指出,觀察目前企業對於租辦需求,未來幾年將走向「總部與其他部門分離」、「共享辦公室」兩大趨勢,也就是說,傳統集中的企業辦公模式,將逐漸式微。

▲ 不少企業開始轉向租賃商務中心或共享辦公室,藉以分散群聚感染風險。(圖/業者提供)
徳事商務中心總經理莊孟瑜指出,在疫情爆發後,不少企業在今年Q2開始,將員工分組上班,避免群聚感染,但也發現這樣做法不利員工溝通、創意激盪,線上會議也考驗企業科技化成效。
但相較傳統辦公室動輒5~10年的租期,使用商務中心(共享辦公室)可省下20%~40%成本,其成本落差在租金偏高的CBD區域尤為顯著,而不少企業考量成本與效率下,開始轉向「共享辦公室」租賃,其中又以金融相關產業增幅達64%為主流,

▲黃舒衛指出,總部設置A區,其他部門則分散到其他區域,將是未來主流。(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指出,此波疫情讓不少企業都學到「分散風險」的重要性,傳統租約所承擔的租金、裝修費用對企業而言,相較「共享辦公室」、「商務中心」重,小企業可輕鬆入駐A辦,大企業可較輕鬆達到分散辦公目的。
不過,以現況而言,還是以「業務性質」為主的公司為多,例如金融業就擁有大量業務人員,屬於外勤類,固定式的辦公桌需求,不如共享辦公桌來得方便,這也是金融業租賃需求成長64%主因。
黃舒衛說,近期其實已有不少大企業,開始企畫將總部、辦公兩處甚至多處分離,例如企業總部設置在信義區精華地段,而部分部門則分散至租金相對便宜的「南港、松江南京」等區域,也能達到分散成效,推估這樣的做法將會是未來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