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女人瘋
那時的我們正年輕,談了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總以為對方會陪著彼此走到永遠,開心度日,一起瘋一起鬧,但誰也沒料到後來的我們,卻彼此走散了。

▲(圖/ 翻攝自女人瘋)
聊起那些初戀話題,大家紛紛想起自己曾經愛過卻又無法在一起的往日情壞,電影《後來的我們》故事情節正是現實中戀情寫照,一旦錯過就不再了,電影中的台詞更是能狠狠刺痛我們的心中,正好呼應了那句「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

▲(圖/ 翻攝自女人瘋)
「我已經努力變成你想要的樣子了,可我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年輕時遇見自己心儀的對象,多半都會按照自己心中對愛情的幻想談戀愛,向對象無所不能的付出,甚至是迷失了自我,總認為這樣就是證明自己愛對方的最好方式,卻又因為是主動付出的一方,對於愛的不安全感也逐漸增加。
有些人在一開始享受追求,也享受著他們的付出,在對方明示暗示想要有更進一步的穩定關係時,就會更積極的為對方掏心掏肺,只要被追求方有訊息回覆,還是不經意的小動作,或是一點點的物質回饋就好似得天下般,因此也經常做出超出財力、能力所及的事。
一旦感情結束時,還不明白維繫感情的條件就是雙方對等的感情付出。
《後來的我們》故事中互相深愛對方的兩人,男主角總以為女主角不滿自己的地方就是物質上的不足。但真正吸引著女主角的正是男主角的認真努力,不向現實低頭的企圖心。劇中兩人那怕是擠在狹小房間,一同吃著泡麵也也都無所謂。而當男主角滿足於當下的快樂而減緩了成長的腳步,現實生活又逼得他們喘不過氣時,兩人的摩擦也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曾聽過有些男性在談起前任或初戀時,將分手的原因歸在自己沒有一定的財富地位,所以他們努力的向上爬,拼命向前只為在功成名就時,回頭好好擁抱當初的陪伴在身旁的她,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樣的想法卻是導致了兩人漸行漸遠的原因,比起一起享受榮華富貴,其實對方要的只是陪伴;要的只是一起努力向前,而不是自顧兒往前奔。
可有些人卻也逐漸改變了毫無保留付出的性格,真真正正的成為了要求物質滿足的人。或許是在經歷過社會的洗禮,有了一定的財富,逐漸事事都以金錢衡量,不在乎自己是否功成名就的,對象也從他們身邊離開了,這時的他們,就會特別懷念起初戀時單純又無私的付出,也讓我們明白自我成長的追求與對於幸福得來不易的珍惜。

▲(圖/ 翻攝自女人瘋)
無論我們最後生疏成什麼樣子,都要記得曾經對你的好,都是真的。
一如電影中兩人的所乘的交通工具也反映著兩人從一無所有的在火車上的初次相遇、共騎腳踏車的幸福、再到地鐵站爭吵分手和大雪中困在機場的久別重逢,以及在劇終共乘一輛轎車的釋懷。雖然不是每場戀愛的結局都是如此不完美,但透過電影中回憶是彩色畫面象徵著兩人過往快樂的時光,現實的黑白畫面也在兩人重逢後經歷了一夜長談,隨著兩人感情的和解轉變為彩色,也讓我們默默地與自己和解。
人們懷念初戀或前任的理由,也許是因為心疼自己為何能如此毫不保留的付出,又或許是因為懷念有人能夠對待自己的一片真心,如今,我們也都是錯過了彼此,可儘管如此,這也都是自己的選擇,讓自己過得更好,才是眼前最該把握的事。
延伸閱讀//修補「被傷害」的感情─「轉念」就好了 https://reurl.cc/7od3y5
延伸閱讀//「事情不是不再愛了那麼簡單」感情在爭吵中消磨殆盡了嗎? https://reurl.cc/R1e0Nz
圖片來源:Unsplash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請來信留言告知,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聯絡信箱:service@warno.com.tw
原文在此│更多資訊請至「女人瘋 iwoman.sharelife.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