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文史工作者吳登興24日捐贈收藏《蔡裕斛先生日治時期名片》給北港集雅軒協會,由理事長李連春受理並由榮譽理事長雲林縣議員蔡岳儒、北港文史耆老許士能老師及集雅軒樂團老師蘇仁義先生等人,擔任見証人,日治時期古物捐贈人的名片更為稀有。
一個偶然機會在網路二手商店看到日治文物,蔡裕斛名片的確讓我們相當驚訝,對照當時捐贈繡旗地址更確認無誤,讓吳登興第一時間決定以較高的價錢買下要捐給集雅軒作為作證文物,並展示於文化中心供世人懷想。

▼▲捐贈者日治時期名片超稀有,述說著一段文史故事(圖/北港集雅軒協會提供)

蔡裕斛先生為日治時期北港名人仕紳,除了合開博愛醫院外花了當年5萬元開了北港第二家戲院(北港戲院),更在廟宇選社少不了他的捐贈,近日更有文史工作者田調發現,國立北港農工的校地也是其捐贊,北港朝天宮舊宗聖也有捐獻的款名,為人急功好義在日治時期更獲選台南州(紳章)表揚,北港新街蔡裕斛大厝更是他出資起造,名顯一時。

▼▲名片將展示於北港文化中心,為古物與捐贈者述說著一段文史故事(圖/北港集雅軒協會提供)

在1937年 "躍進嘉義近郊大觀"更記載其土地有500多甲,富甲一方,文物互相印證當年一般古物(蔡裕斛寄贈彩旗)當年受其捐贈地址也如名片地址北港街新街,文化當時登錄時委員也認為文物相當精緻漂亮,所費不貲,銀合金的繡線,展現低調的華麗,由來為北港街新街巨富來捐贈,展現當年賈紳的文化內涵,名片將展示於北港文化中心,為古物與捐贈者述說著一段文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