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全球已開發國家中股市表現最好的10名,有7個是落在歐洲,而歐豬五國中的愛爾蘭、希臘與西班牙,股市表現都有一成至兩成的漲幅。周刊《霸榮》更在7月底喊出:「歐洲經濟重現曙光」的口號,之前受歐債危機纏身的歐洲股市真的動起來了嗎?
《揮別歐豬臭名 愛爾蘭將脫離紓困》
愛爾蘭總理肯尼上周六宣示,該國將在12月15日退出國際紓困,這意味愛爾蘭將成為第1個脫離紓困與歐豬國家之列的歐元國。自從2010年最大銀行垮台,被迫接受國際紓困,經過兩年多來,緊縮撙節削減赤字,全民節衣縮食,現在確定到年底時,不再需要紓困。
@"病虎"愛爾蘭 從沉睡中甦醒

愛爾蘭第2季經濟在出口反彈和消費者支出上升帶動下脫離衰退,9月消費者信心則創下六年新高,種種跡象顯示這頭「凱爾特之虎」(The Celtic Tiger)已經慢慢甦醒。愛爾蘭1995至2007年間經濟快速成長,從歐洲窮國搖身一變成為富裕國家之一,贏得「凱爾特之虎」的美譽,但歐債危機爆發後經濟一蹶不振,最後走上接受國際紓困一途。
@已開發國家 今年來股市表現

今年成熟市場大發威,不論經濟數據、企業獲利與股市漲幅都優於新興市場,但近期美國因政府關門與舉債上限變數陷入震盪,日股則因日圓近期升值導致漲勢收斂,反觀歐股急起直追,不僅連14周吸金,且股市漲幅更勝一籌。
@三大成熟市場下半年以來表現
施羅德投資調查結果顯示有一半(50%)的受訪者認為,歐洲股票會是未來12個月表現最佳的資產,而20%的人則看好美國股票。儘管對歐洲市場有信心,但超過一半(53%)的人,2014年最看好的是全球股票。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強納森‧英格姆表示,下半年來軋空行情啟動下,資金大量轉進歐股,根據EPFR統計,歐股基金已獲資金連14周加碼,今年流入金額更破192億美元,創2008年來單年度新高。
《越「毒」越美麗 歐洲資產大咖搶進!》
巴菲特早就用「人恐懼時我貪婪」這樣的名言概括價值投資者的心態。上週,華爾街見聞分享了股神在最近一次危機期間五年投資回報百億美元的成績單。參考這樣的心理可以理解,為什麼一些投資者明知部分歐洲資產「毒名在外」,還如此感興趣。
@歐洲有毒資產 投資者正青睞

※希臘銀行:
希臘的銀行曾經就是有毒債務的代名詞,希臘部分國有的銀行現在已經進入一些美國對沖基金經理的關注視野,其中包括上個月打了翻身仗的鮑爾森。其管理的基金持有大量希臘的兩家銀行Piraeus和Alpha股票。
※義大利銀行:
全球最古老銀行、義大利第三大銀行BMPS,這家銀行為換取政府40億歐元的援助修改了重組計劃。其中BMPS承諾會新增資本25億歐元,這大致相當於目前該行的市值。按理說,這樣稀釋股本會促使一些股東拋售股票,但BMPS的股價10月8日繼續上漲,沒有受到影響。
※西班牙債券:
西班牙宣布將發售30年期債券,這是2009年以來西班牙首次發行這種期限的長期債券。西班牙經濟部的官員上個月還透露,政府考慮發行50年期債券。那才會真正考驗投資者信心。畢竟,這個國家今年9月失業率已經高達26%。
※歐元區救助基金:
去年10月8日正式啟動的歐洲穩定機制(ESM)是歐元區永久存在的救助基金。其實它不屬於“有毒”資產,惠譽給予它AAA評級。可諷刺的是,這種因經濟危機誕生的基金機構如今一發債,還出現大量需求。ESM的5年期債券供不應求,發債規模超出預期,最初目標是50億歐元,實際發售了70億歐元,利息只有1.29%。
@李嘉誠東退西進 半數資產買歐洲

李嘉誠投資版圖正遠離大中華區,加速擴張炒底歐洲,收購英國電網、供水網絡兩大業務和天然氣供應商WWU,幾乎控制了整個英國的民生領域。李嘉誠家族約半數的公司資產已轉移至歐洲,李嘉誠加速在歐洲的投資,僅2013年上半年就完成249億港元的四宗海外收購,3年累計海外併購額高達1445億港元。
英國媒體驚呼,李家父子幾乎已經「併購整個英國」——控制著英國天然氣近三成的市場,該國四分之一人口的天然氣供應由他們提供,並且英國大約四分之一的電力分銷市場以及約5%的供水市場都是李家的資產。同時,李家方面還主動透露將考慮購買曼徹斯頓機場。和記黃埔財報顯示,2007年,歐洲業務只貢獻了和記黃埔11%的稅前利潤,到2012年已經猛增3倍到34%,其中英國占比高達23%。
《基本面正改善 歐洲邁向復甦之途》
歐元區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8月的51.5攀升至9月的52.2。歐元區經濟活動持續好轉,指數達27個月來新高,令人對復甦懷抱希望。採購經理人指數從今年3月來持續攀升,第3季每個月都在景氣榮枯線50以上,顯示持續擴張。
@歐元區經濟數據 持續改善

IMF公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歐元區與英國的經濟展望不同於普遍下修的全球經濟成長,其中英國今明兩年預估為1.4%及1.9%,並看好歐元區明年回到正成長1.0%。
@歐元區採購經理人指數
亨德森遠見泛歐股票基金經理人強調,歐元區9月份綜合PMI終值為52.1,創27個月新高,並為連續第6個月上揚,可說為下半年歐洲股市表現信心再次注入一劑強心針。預期,歐元區邊陲國家仍會通過三巨頭評估,而持續獲得援助;歐元區近期已無太多政治紛擾,伴隨經濟數據多有起色,看好歐洲資產仍將有所表現。
@富達看好歐股 五大投資亮點

景氣面復甦提供股市支撐。歐洲經濟擺脫衰退,歐洲國家未來2年增長率預期逐步改善,而領先企業獲利約3~4個月的PMI分項中新訂單指數續走揚,有利企業每股盈餘成長率上調,估明年歐股企業獲利增長達12~13%。
富達國際投資歐洲團隊表示,儘管目前歐洲經濟仍有逆風,整體歐洲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落後全球,但是歐洲企業獲利卻是領先全球均值,而且歐洲企業股價近1年來都出現明顯漲勢,為投資人帶來強勁的回報。
《歐股物美價廉 逢低撿便宜趁現在》
若與漲多的美股與日股相較,歐股的本益比目前約14倍,較金融海嘯前約19倍,仍明顯偏低,因此有機會持續吸金。基金經理人對歐元區股市的看好程度出現顯著攀升,從7月份的淨加碼17%,再上升至8月份淨加碼36%,超過美國與日本。
@歐洲各類型基金 近期平均績效

根據Lipper統計,第4季以來成熟市場基金漲幅前10名,就有7檔屬於歐股基金。施羅德投資歐洲股票團隊主管貝特曼指出,市場對於歐洲企業的獲利預期仍然較2007年的峰值降低約30%,然而美國企業的利潤率和獲利都已遠高於歷史水準。就價值面而言,歐洲景氣循環調整後的本益比目前仍低於15倍,這不但遠低於歐股過去歷史高點的22倍,同時也遠低於美股歷史高點的25倍本益比。
@歐洲小型股表現較歐洲指數突出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提醒,在選擇歐洲基金時,也要特別留意該基金的投資區域。目前國內核備的歐洲股票型基金依投資區域來看分成兩大類,一是泛歐型基金,一種是歐元區基金,後者的投資範疇以歐元區國家為主,多半不包含英國。但現階段英國的復甦之路是走的最穩的,GDP也是歐洲國家中最漂亮的,因此,想要參與歐洲股市,最好把英國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