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隸屬於澳洲新聞集團的《商業觀察家》在24日的評論指出,兩岸服貿協議對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非常重要,台灣的這些抗議是「錯誤的」。該媒體表示,北京在服貿上給予台灣的優惠待遇,是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例如台灣僅對中國大陸開放64個項目,中國大陸對台灣開放項目卻達80個。為了面對南韓等國的競爭,深化兩岸經貿關係對台灣變得非常重要。「雖然盡可能減少服貿帶來的衝擊對台灣政府十分重要,但是這不能當作忽略台灣在中國優勢的事實;抗議這個是愚蠢的,等於丟棄了一個銀盤。」
這個以報導財經時事為主的澳洲媒體《商業觀察家》(Business Spectator),24日特別撰文批評台灣針對《服貿》抗議的舉動。斗大的標題就寫著:為什麼台灣人對服貿協議的抗議是錯誤的?(Why Taiwanese protestors are wrongon the China trade pact)該文評論表示,兩岸服貿協議明顯是對台灣比較有利,例如台灣僅對中國大陸開放64個項目,中國大陸對台灣開放項目卻達80個。而北京給台灣的特別優惠待遇,是別國望塵莫及的;在以往,北京與其他國家簽約時的談判立場非常強硬,不會輕易讓步。
文中也以南韓為例,表示台灣這個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已經面臨到南韓等國家的競爭,因此深化兩岸的貿易關係對台灣而言非常重要;馬總統知道台灣不可能無視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的存在,所以堅持要簽訂《服貿》協議。而民眾對《服貿》的抗議,明顯是個錯誤。
《商業觀察家》是澳洲最大報紙《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在網路上的姐妹報,二者同屬於澳洲新聞集團。(News Corp Austra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