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黑箱課綱微去年炒的沸沸揚揚,教育部昨(19)日召開「課程審議會學生代表遴選會議」,並在會議中遴選出18名的學生代表。不過會議從上午十點半至晚間七點,討論皆無共識,有學生抨擊教育部,開會時間太過於草率。

▲會議過程。(圖/翻攝自國教署高中職組)
會議中,學生認為程序有四大瑕疵,包含遴選會議法律定位不明、遴選資料準備不足、選舉人與被選舉人資格定義不足、應增加原住民名額。學生廖浩翔則表示,教育部國家署太晚公布遴選的辦法,資料不是三天前才公布,時間太過於倉促,讓學生無法好好準備。
然而,學生在討論問題時,不斷的「鬼打牆」重複圍繞話題,像是學生認為「另再開放登記徵求具特殊身份者」,並表示應要增加宗教信仰、原住民、多元性別、客家身分、中低收入戶等學生加入遴選會。不久後,學生又推翻自己的意見,認為若這樣界定,恐怕會對特殊身分的學生貼上「標籤」。
學生在會議中無法取得共識,且過程中不斷的跳針回應,最終歷經十小時的討論後,學生會議代表仍未產出,甚至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提前離場。(整理:實習編輯王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