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GTS 2025:如何讓全球會議成為永續治理的典範?

圖、文/永續新聞網 

在國際科技與地緣戰略交錯激烈的當下,一場國際會議能否成為永續治理的典範?2025年4月在新德里落幕的第九屆全球科技高峰會(Global Technology Summit, GTS),也許給出了令人驚喜的答案。

不僅是討論科技,GTS 2025讓ESG成為跨國外交與會議策略的重要語言。(圖/永續新聞網)

▲不僅是討論科技,GTS 2025讓ESG成為跨國外交與會議策略的重要語言。(圖/永續新聞網)

由Carnegie India與印度外交部共同主辦的GTS 2025,雖以「Sambhavna」(意為「可能性」)為主題探討新興科技的全球影響力,但實際上,它不只是一場科技外交的秀場,更是一次對ESG嵌入式會議設計的真實試煉。

會議不只是減碳,它主張責任感的「共感設計」

GTS 2025最令人矚目的創新,不在於誰登台演講、或是談論了多少AI、量子科技與數位基礎建設,而是它如何將ESG精神內化到整體會議規劃中,而非僅僅當作行銷標語。

主辦單位與The GenC合作,導入了「階段式 ESG 行動模型」:從場地佈置到參與者體驗,無一不是精密設計的結果。

所有飲食供應皆使用可重複清洗的器皿,徹底避免一次性塑料;

展場設計選用回收木料,降低碳足跡與資源浪費;

廢棄物管理採取循環經濟思維,重視可回收率與最小化廢棄;

最關鍵的是,GTS將碳排放即時揭露給與會者,讓每位參加者都成為「碳意識」的共創者,而非被動觀察者。

這種做法不僅提升了參與感,也傳遞出一個明確訊息:永續不是一套後端補救機制,而是活動本身的設計核心。

ESG不只是報告責任,也是公共對話的框架

本屆GTS不僅是一場永續會展,它更是一次對ESG作為全球治理語言的具體實踐。與會者來自全球各地、橫跨政策、科技與學術領域,對AI、網路安全與數位基礎建設等議題展開辯證。但與過往不同的是,永續已不是某一特定場次的題目,而是滲透於各場論壇的價值坐標。

不難發現,ESG正快速從企業報告指標,轉化為國際關係與會議外交的共通語彙。而GTS也許已成為印度輸出「責任型科技外交」的新平台。

治理框架背後:會議模式的制度輸出力

從治理視角看,GTS的策略設計也耐人尋味。其所採用的「階段式ESG模型」,具備以下三項治理潛力:

可追蹤與可複製的管理流程:從事前目標設定、活動中數據監測,到事後回饋調整,建立完整的永續循環體系;

政策參與與制度化合作:與印度外交部合辦,讓ESG不只是CSR,而是嵌入政府外交與治理議程;

規模化複製潛力:GTS表明希望其作法可成為印度境內其他大型會展的參考模板,意圖成為制度輸出者,而非單一實驗。

若未來能進一步與國際永續會展標準(如ISO 20121)接軌,甚至與ESG評級體系產生聯動,GTS將不僅是「做得對」,更是「做得被認證」與「做得可擴散」。

結語:當會議變成永續治理的模擬場域

GTS 2025所傳遞的訊號非常清晰:一場會議,若能從設計端就導入ESG框架,它不只可以減碳,更能創造制度影響力與價值共鳴。

這對身處會展、城市治理與ESG策略規劃領域的各方來說,是一份值得借鏡的藍圖。

未來,或許我們不該再問:「這場會議是否環保?」

而是要問:「這場會議,是否正在推動新的永續治理秩序?」

外稿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ESG永續新浪潮
推薦專題

作者簡介
為您整理全球 CSR ESG SDGs 的最新訊息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