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華爾街內部報告曝光!傳產爛、科技跌 老闆們全衝進「這」產業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醫療產業相對抗跌,成為投資資產防護網。(示意圖/PIXABAY)

▲醫療產業相對抗跌,成為投資資產防護網。(示意圖/PIXABAY)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政策變動頻繁,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保德信指出,2025年年初以來,儘管美國醫療產業指數(XLV)最大跌幅達-11.2%,但與高波動性的費城半導體指數最大跌幅-34.9%,以及S&P500指數最大跌幅-18.9%相比,醫療產業展現了顯著的抗震性。此一表現再次突顯醫療產業於市場劇烈震盪期間的防禦特質。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醫療產業之所以能在市場動盪中維持穩健,關鍵在於其產品屬性與剛性需求,較不受經濟景氣循環影響。尤其在川普宣布新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對通膨與經濟衰退的疑慮時,醫療產業需求依舊穩定,企業獲利波動性也相對較低,因此股價表現更具韌性。

江宜虔進一步分析,醫療產業中最具防禦性的次產業為醫療服務,其次為製藥與醫療器材,均能在景氣逆風下展現抗跌能力。根據Bloomberg與保德信提供的資料,2025年自高點至低點的跌幅統計中,S&P500醫療指數僅下跌-11.2%,遠優於那斯達克指數的-23.9%與整體S&P500指數的-18.9%。

此外,從企業基本面角度觀察,醫療產業展現強勁現金流韌性。江宜虔表示,回顧2007至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美國製藥及生技產業主要公司營業利益率依然穩定維持在32%至38%,整體自由現金流量亦持續成長,顯示即便景氣低迷,藥品與醫療相關產品的需求依舊強勁。

在總體經濟前景未明、美股七雄獲利成長優勢逐季收斂之際,市場資金逐漸轉向其他基本面穩健的產業。根據JPMorgan與保德信資料,截至2024年第四季,美股七雄每季實際獲利成長相較整體S&P500的優勢逐漸縮小,也為醫療產業吸引更多資金提供了契機。

在評價面上,醫療產業更顯價值浮現。江宜虔指出,目前S&P500整體本益比為19倍,而醫療產業僅為16倍,若從30年歷史本益比區間相對整體指數進行比較,醫療產業目前位於13百分位的低檔區間,顯示評價面極具吸引力。再加上AI應用逐漸深化、減重藥市場快速成長、併購活動熱絡等多項利多支撐,預期將推升醫療產業持續表現。

江宜虔建議投資人,面對市場不確定性升高,可考慮將醫療產業納入投資組合中,透過分批佈局方式,優先選擇具成長潛力的生技類股,以打造兼具抗跌與成長潛力的資產防護網。

#保德信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