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擔心美國對等關稅談判衝擊農業,農業部長陳駿季今(10)日表示,絕對堅守稻作,不讓進口美國稻米關稅降低,美國對中國徵收更高關稅,在水產品方面對台灣是一種機會,會加強對美市場布局。

▲農業部長陳駿季10日表示,絕對堅守稻作,不讓進口美國稻米關稅降低。(圖/中央社)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日邀請經濟部、農業部及財政部首長就「因應美國關稅政策以維持我國農漁畜業及關鍵產業競爭力之協助措施」進行報告,並備質詢。
總統賴清德6日提出關稅談判台、美雙方「零關稅」等5點作法。農民擔心零關稅衝擊大,陳駿季今日在立法院會前接受聯訪時指出,從零關稅開始談,並不表示所有產品都零關稅, 重點在後面的「開始談」。
他並說,農業有關國家糧食安全,跟一般工業不一樣,有糧食安全儲備的重要責任,不可能所有農產品都仰賴進口、不需要農業,因此會跟美國溝通。農業部的書面報告也強調,稻米是台灣種植面積最大的作物,會積極爭取排取降關稅。
民進黨籍立委邱議瑩質詢關注整體對談布局,也擔心美國稻米若進來,對國內整體稻作衝擊是相對高的。
陳駿季說,美國對各國的對等關稅採不同稅率,對中國的關稅更高,對台灣來說是一種機會,像是毛豆、吳郭魚,中國都以美國為大宗的輸出國,台灣可以用更好的布局去搶攻美國市場,後續會協助產業加速對美國市場的相關布局。
台灣對進口稻米依世界貿易組織(WTO)承諾採關稅配額制度(65%由政府進口、35%由民間進口),陳駿季說,政府進口9萬4000多公噸中,有6萬4000多公噸來自美國,美國希望底價能夠更透明,依政府採購法可以先公告底價、由低價者得標,可以調整;針對稻作本身,則絕對會堅守,不會讓美國將這個關稅降低。
民進黨籍立委林岱樺則關注,美國對中國的對等關稅相對高,若中國退出,台灣的競爭對手是巴西,萬一談判結果是台灣的關稅較高,如何應對水產銷美問題。
陳駿季以吳郭魚為例指出,台灣吳郭魚出口量有79%銷往美國,中國在美國的市占率66%、台灣占7%,由於中國被課的對等關稅更高,只要美國市場不萎縮,台灣、巴西有可能互相競爭更多商機,農業部要輔導產業加速升級外銷品質,特別是條魚、條凍部分,以利搶進美國高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