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川普擬對藥品進口課稅!藥界憂引發缺藥潮 急呼籲「這1事」

記者蔡宇智、張舒涵/台北報導

川普關稅大刀,下一波恐怕揮向藥品徵稅,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認為,如果進到美國的原料關稅提高,製造成本就會提高,也會反映在藥物成品售價上。

想減緩疼痛,藥品選擇多,不過未來可不好說,因為美國總統川普揮砍關稅大刀,預告下一波就是藥品,令藥界憂心引發缺藥潮。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美國本土對於國外進口,藥品關稅一提高的話,銷售到海外的成本自然就會提高,一旦藥品製造價格高於健保支付價格的時候,當然有可能讓原廠的藥,因為價格的不敷成本,而退出台灣這個市場。」

記者張舒涵、蔡宇智:「美國為台灣第二大藥品進口國,其中以昂貴新藥為主,像是我手中的癌症用藥、慢性病藥以及抗生素,受到關稅影響,就擔心美國物價上漲,藥物成本也跟著上漲提高,因此藥界現在紛紛呼籲政府趕緊盤點『只有美國才有的藥』,降低未來衝擊。」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我們本土所謂關鍵性的藥品要做一個盤點,避免因為整個藥品供應鏈,如果一旦斷鍊以後,會因為成本價格的上漲,而導致我們本國缺藥潮。」

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產業鏈的部分,不論是藥品原料來源的部分,大概這個挑戰都不會只有台灣,全世界都在面臨一樣的挑戰。」

不只進口,外銷同樣面臨挑戰,美國是台灣西藥製劑最大出口國,前年出口金額高達185.39億,國內藥廠永信、東洋、保瑞皆有外銷美國,是否考慮轉往當地設廠。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設立製藥工廠的一個過程中,一定是要考慮到當地法令跟整個建廠成本跟人力一些成本,(藥品原料)主要來自中國跟印度,也就是因為在當地所謂的生產成本是比較低。」

受到影響不只藥品,能精確執行外科手術的達文西機器手臂也是由美國製造,專家憂心重創醫療供應鏈,然而若進口到美國,原料藥得課稅,多餘的成本美國消費者能否承受,各國靜觀其變。

三立新聞台
#川普關稅戰暫緩90天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