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佩琪/台北報導

▲士林地檢署與中信銀簽署「可疑金融帳戶通報機制」合作備忘錄。(圖/翻攝畫面)
為有效遏止詐騙橫行,士林地檢署8日與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共同舉辦「可疑金融帳戶預警中心」之「可疑金融帳戶通報機制」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建立情資交換機制,即時通報檢察機關協助追查金融詐騙等不法行為,透過檢、銀合作,從源頭阻斷詐騙金流,守護人民財產安全。
「可疑金融帳戶通報機制」為金融業防詐第一線的強化作為,一旦銀行發現可疑帳戶,主動通報相關資訊予檢調單位,協助加速案件偵辦。士林地檢署則將偵辦案件時獲悉的風險關聯態樣,回饋中國信託銀行,精進中信銀防詐監控機制。
台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張斗輝致詞表示,高檢署日前已分別與中信銀簽署「可疑金融帳戶分析」、「檢銀打詐平台」合作意向書,透過大數據資料分析,掌握潛在不法金融帳戶。此次士檢與中信銀簽署「可疑金融帳戶通報」專案合作備忘錄,結合公權力與金融機構影響力發揮更強大作用,從源頭防堵詐騙。
士林地檢署檢察長張云綺則表示,詐騙型態日趨複雜,金流迅速且隱匿,僅靠司法單位事後偵辦,已難以全面遏止詐騙蔓延,亟需公私協力打擊詐欺犯。此次非常感謝中信銀願意善盡社會責任,可在金流進入前即啟動風險控管或提供相關資料予檢察機關偵辦,主動攔阻不法帳戶進一步運作,共同守護被害人財產。未來也盼更多金融機構加入,強化全民防詐聯防網路。
中信銀總經理楊銘祥強調,中信銀不僅透過「神盾聯防科技平台」,打造智能防詐安全網,提出4大戰略,以科技辨識客戶風險,啟動防詐關懷,亦積極配合檢警加速偵辦與管制異常帳戶。2024年間更與高檢署合作「雷霆專案」,提供全台地檢署個人資料去識別化之人頭帳戶名單,運用大數據資料分析,識別異常交易行為,提前管制可疑警示關聯戶。
另進一步建置「檢銀打詐平台」,解決檢察機關案件偵辦過程須函請金融機構處理調閱資料的痛點,加速偵辦。「可疑金融帳戶通報機制」則是自源頭阻詐,真正做到防患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