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張渝萍/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宣布最新一波的基礎關稅與對等關稅後,全球產業與股市重創。《經濟學人》先前報導指,川普打出的新關稅政策,代表他試圖徹底終結日益自由的全球貿易時代。

▲美國總統川普試圖徹底終結日益自由的全球貿易時代。(圖/翻攝Donald Trump臉書)
川普長久以來都主張,全球自由貿易讓其他國家可以佔美國便宜。他曾稱這份針對全球廣泛徵稅的政策是「經濟獨立宣言」,並指出:「多年來,我們的辛勤工作的美國人只能被迫袖手旁觀,看著其他國家大多靠著吃美國豆腐變得越來越富有強大……現在,該換我們繁榮起來了。」
然而,《經濟學人》分析指出,川普故意忽略了兩個事實,一是全球化為美國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二是美國為國際貿易規則的主要制定者。若川普的關稅措施持續執行,這套二戰後穩定建立的經濟秩序將走向毀滅。且諷刺的是,川普不斷緬懷19世紀末的「繁榮美國」其實比現在的美國還要貧窮的多。
《國會山莊報》2日報導也指出,川普在一天內就粉碎了近百年來的貿易規則。這套二戰後建立的貿易規則,在過去幾十年來其實主要是受到美國大力推行的自由貿易政策影響,結果就是國際貿易壁壘大幅降低,各國企業可以輕易地進行跨境生產與銷售商品。
全球產業鏈框架 川普「美國製造」恐難以實現
在目前全球自由貿易的框架下,一項產品的誕生,時常得經由不同國家分工製作。以汽車產業來說,英國溫莎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教授弗里斯(Peter Frise)就向BBC解釋,現在沒有所謂的美國汽車產業、加拿大汽車產業,或是墨西哥汽車產業,真正存在的是北美汽車產業,而美加墨則是組成這產業的成分,因此三國之間的產業整合才是讓汽車產業運作的根本。
又或是以晶片產業為例。身為晶片製造強國的台灣,一直都是川普的眼中釘,認為台灣是偷走美國晶片製造業的元凶。在晶片產業鏈全球化的情況下,川普想要將晶片製造業移回美國的願望並非易事。台灣國科會資助成立的「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Research Institute for Democracy, Socie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 )的海外研究員何明彥近日向《紐約時報》解釋,目前台積電在美國亞歷桑納州工廠生產的晶片還是會需要離開美國一段時間,在外國進行安裝等步驟,才能再回到美國消費者手上,「這就是目前全球晶片供應鏈的事實。」
想靠關稅為美國帶來收入 為國內減稅、還國債
但對於全球化,川普嗤之以鼻,甚至為了實現他的願景,還願意忍受痛苦的代價。因為他認為關稅政策除了可以恢復美國的製造實力,稅收還能為政府帶來「數萬億美元」的收入,讓他得以實施國內減稅與償還國債。
但《經濟學人》分析認為,這樣想像是荒謬的,因為為了保護缺乏競爭力的公司打出永久性的高關稅,將會抵消任何潛在的好處。不過川普似乎吃了秤砣鐵了心,在他的世界裡,美國(這個世上最富有與最強大的國家)是委屈巴巴的受害者,川普將靠著看破全球貿易虛假本質的「慧眼」,打出高關稅的保護王牌,讓美國再次偉大。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