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鄭羽芳/綜合報導
國際局勢緊張,川普以「關稅核彈」轟炸全球的此刻,國際上的核武問題又浮上檯面。針對美日韓上周在北約會議上「北韓無核化」的目標,北韓稱其核武國家地位無法被改變。伊朗則回應美國的核問題協商指出,只要美國不要用軍事手段威脅伊朗,核協議都好談。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胞妹金與正表示,北韓的核武國家地位及其「實質和非常強大的核威懾力」,聲稱「任何武力或詭計都無法改變」。(圖/翻攝自北韓通信社網頁kcna.kp)
北韓稱其核武國家地位無法被改變
金正恩妹妹金與正(김여정) 8 日稱,無論美國及其亞洲國家如何要求,北韓核武國家的地位都無法被改變。根據北韓官媒朝鮮中央通訊社報導,此一言論可能北韓正在回應反擊南韓、日本和美國外交部長上週在北約會議期間發表的聯合聲明。
金與正在報導中表示,北韓的核武國家地位及其「實質和非常強大的核威懾力」,是為了回應外部敵對威脅的結果,聲稱「這是我們堅定的選擇,任何武力或詭計都無法改變」。
徹底放棄北韓核計畫一直是美國及其亞洲盟友的長期政策目標,但北韓自2006年首次進行地下核試驗以來,多年來不顧聯合國安理會的制裁,一心追求核武發展。
美國總統川普稱北韓為「核子大國」,並在三月底表示未來會在「某個時刻採取行動」,外界猜測他將再次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談。
美伊將對伊朗核計畫展開談判
過往川普在第一任期內曾與金正恩舉行過三次晤談,試圖緩和緊張局勢。此外,面對核武所帶來的潛在威脅,美國也正積極聯繫伊朗,期望對此展開談判。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Abbas Araghtschi)稱本周六(4/12)會談將於阿曼(Oman)展開,就其核子計畫進行討論。
對於即將展開的會談,川普強硬警告,若談判破局,「伊朗將面臨巨大的危險」;阿拉奇立場堅決,呼籲川普必須先承諾不會採取「軍事手段」,伊朗「永遠不會接受脅迫」,若美國能答應這項條件,就可能達成協議。
另外,阿拉奇也堅稱在阿曼舉行的談判僅限於在透過第三方進行「間接對話」,這與川普週一意外宣布的「直接會談」相矛盾,兩國間的角力在談判開啟之前早已展開。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呼籲川普必須先承諾不會採取「軍事手段」,伊朗「永遠不會接受脅迫」。(翻攝自@Seyed Abbas Araghchi X)
美國和伊朗沒有外交關係,因此上個月川普透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nited Arab Emirates)舉向伊朗最高領導人發送了一封信,希望達成協議,阻止伊朗取得核武器,並避免美國和以色列可能對此發動的軍事措施。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表示,以色列與美國領導人已同意「伊朗不會擁有核武」,並補充說,如果談判持續拖延,將啟動「軍事選項」。伊朗堅稱擁核完全是基於和平目的,而非為了尋求核武發展。
伊朗:若美國表明誠意 伊朗也會以誠回報
2015年伊朗與世界大國達成的「伊朗核協議」,用意為取消核武相關的國際及美國制裁,作為交換條件,伊朗需抑制生產或囤積核武原料的能力。2018年,川普單方面宣布美國退出2015年伊朗與世界大國達成的「伊朗核協議」,認為該協議對於阻止伊朗可能研發核彈沒有太大作用,並恢復對伊朗制裁。
如今,川普希望與伊朗展開談判,也警告說,如果談判不成功,那「對伊朗來說將是非常糟糕的一天」。阿拉奇8日在《華盛頓郵報》發表的文章指出,伊朗「高度懷疑」美國政府的誠意,堅稱沒有證據表明伊朗違反核武的承諾,但也承認他國「可能存在對伊朗核子計畫的擔憂」。
阿拉奇稱:「我們願意闡明我們的和平意圖,並採取必要措施消除任何潛在的擔憂。」表示若美國表明誠意,能遵守雙方協議、對伊朗有所受尊重,伊朗也會以誠回報,因此發球權在美國手上。
以色列「利比亞式」的協議遭伊朗否決
週六,川普的中東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將率領美方,美國也將繼續推動直接談判。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台 (CBS News) 報導稱,在第一輪會談中,美國預計呼籲伊朗全面放棄其核子計劃。
納坦雅胡呼應魏科夫的立場,希望達成「利比亞式」的協議,仿效北非國家 2003 年決定放棄其核武、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計畫的做法。消息指出,以色列已經擁有核武,並將擁有核武的伊朗視為威脅。伊朗外交部一名高級官員告訴BBC,伊朗絕不會同意放棄核子計劃,「利比亞模式」永遠不會成為任何談判的一部分。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呼應魏科夫的立場,希望伊朗可達成「利比亞式」的協議。(圖/翻攝自Benjamin Netanyahu的X)
國際原子能總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2月警告稱,伊朗儲存了近275公斤(606 磅)純度為60%的鈾,接近武器級。理論上當鈾進一步濃縮到 90%,就足以製造六枚核彈。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