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連國程/綜合報導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2月28日在白宮與川普(Donald Trump)不歡而散後,川普接連抽走給烏克蘭的軍援跟軍事情報。歐洲國家6日急忙雪中送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峰會並邀請澤倫斯基到場。歐洲國家決定增加國防預算,還不惜共同舉債1500億歐元(約5.33兆元台幣),也要強化成員國的軍備。歐盟26國皆表態挺烏克蘭和談,以及認為協議需包括安全保障,然而與俄關係較好的匈牙利唯一反對,罕見未納聯合聲明。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6日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右)會面。(圖/翻攝自澤倫斯基X)
歐洲國家中,只有親俄的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拒絕聲明挺烏克蘭。歐盟理事會主席科斯塔(Antonio Costa)在峰會上表示:「親愛的澤倫斯基,我們從第一天起就支持你,我們現在繼續支持你,未來也會繼續支持你。」澤倫斯基聽了相當感動:「對於烏克蘭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我們並不孤單。我們感受得到,也知道這一點。」
《金融時報》指出,白宮近日態度似乎也有軟化,中東特使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表示,美方計畫與烏克蘭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會議,就俄烏停火協議進行初步討論,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也說美國對烏克蘭是「暫時停止供應軍備」並且在等待「對和平的真正承諾」,還說白宮樂見目前的態勢發展。
歐洲對烏克蘭的態度跟美國不同調,澤倫斯基也多次表達希望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然而川普長期對北約不滿,他6日又酸若美國受到侵略,不曉得北約會不會出兵保護,還說沒有支出適當軍費的國家,就不該獲得防衛,最後他明講:「如果他們不付錢,我就不會協防他們。」但美聯社指出,北約國家早在911恐怖攻擊事件中就曾出兵保護美國。
川普對歐洲國家毫不客氣,另一方面又頻向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示好,讓歐洲國家驚覺不妙,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6日回應川普:「我們是忠誠和信任的盟友」,表達對美國領導人的尊重與友誼,也說美國與法國長期相互支持。馬克宏也強調歐洲提升自我防衛能力是玩真的,他5日表示要向歐洲盟友提供「核保護傘」,將法國核武的保護範圍擴大到其他歐洲國家,他說:「歐洲的未來絕不能由華盛頓或莫斯科決定。」,以下整理路透分析:
Q: 為什麼法國現在拋出「核保護傘」議題?
因為川普上任以來頻頻開嗆北約,又跟普丁越走越近。歐洲國家認為情勢已經不容樂觀,即將出任德國總理的梅爾茨(Friedrich Merz)表示他擔心北約目前的成員形態恐怕無法撐到6月,也說要好好研究法國「核保護傘」的內容。
Q:法國的核武軍備規模夠大嗎?
自從英國脫歐之後,法國就成為歐盟唯一的核武大國,法國每年花費約56億歐元(約1989億元台幣)來維持其海中及空中核武庫存,法國目前的核武軍備位居世界第四。
Q:法國和美國的「核保護傘」有何異同?
美國長期提供盟友軍備,但法國對盟友並沒有類似的承諾。此外,法國擁有的核武與美國相比是小巫見大巫,法國若想升級軍備系統,則會威脅其已經捉襟見肘的財政,路透引述專家表示,法國恐需花上十年才能將在現有的武器中增加100枚核彈。
Q:情勢可能如何發展?
美國已經在歐洲部署核武提供保護,路透引述位於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專家表示,法國的「核保護傘」可作為美國軍備的應援,所以只要美國不撤走在歐洲的核武,那麼馬克宏的想法就是可行的。
歐洲國防意識抬頭 德國軍火商活躍
普丁對馬克宏的「核保護傘」想法相當不滿,俄羅斯官媒惡意拿他的名字作諧音梗,稱他「迷你宏」(Micron)。另一方面,德國對於提升防衛能力也沒懈怠,《經濟學人》指出,梅爾茨宣布將國防預算獨立出來,不受財政規定限制,並且要設立一個5000億歐元(約176.98兆元台幣)的基金,德國最大軍火商萊茵金屬公司(Rheinmetall)股價應聲上揚,也帶動國防概念股表現亮眼。軍火商KMW(Krauss-Maffei Wegmann)也在2月宣布,要把德國東部一家火車廠改為製造坦克和其他軍用車輛的工廠,以供應梅爾茨對於國防設備的需求。
萊茵金屬公司還與馬牌集團(Conti)達成協議,改造他們位在吉夫霍恩的工廠,從生產汽車零件轉為生產武器跟彈藥,也讓原本面臨失業的900名工人又有了工作機會。萊茵金屬公司目標是讓公司營收追上美國軍火商,俄烏戰爭讓德國的軍火商徹底翻身,另一家軍火商亨索爾特公司(Hensoldt)則宣布要在2030年讓營收從22億歐元翻倍到50億歐元,無論屆時是否能達到目標,可以確定的是,隨著歐洲國家防衛意識抬頭,也讓自家軍火商市價跟著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