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推動永續醫療發展。「2024 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揭曉,北醫質子中心首次代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參賽,獲得亞太永續行動銀獎殊榮。這座全球少見於都會區的全地下化質子機帶動的癌症照護模式,具備患者安全、降低長期後遺症風險、提高就醫可近性等多項特點,整體提升癌症醫療的水準,同時也實踐環境、社會及管理(ESG)等永續發展的理念。

▲北醫質子中心啟用國內第一部超導型質子機,是全臺首座亦是全球少見的全地下化質子中心。
北醫質子中心於2022年在亞太地區率先啟用新型的質子治療機,在邱仲峯教授及李欣倫主任的帶領下,以「創新永續的癌症治療照護」方案,獲得亞太永續行動銀獎;結合最新一代質子治療機的癌症照護模式,有效減少治療副作用並提升患者生活品質,讓癌症病人不僅活得久,更要活得好。
北醫附醫放射腫瘤科暨質子中心李欣倫主任表示,北醫質子中心在ESG方面具備多項優勢,以患者安全為例,質子射束的物理特性像深水炸彈,進入人體後不會立刻釋出能量,直到腫瘤的深度才釋放全部的能量,因此射束沿線位於腫瘤後方的組織幾乎不受輻射影響,對正常組織的損傷降到最低。而新型質子治療機配有筆型射束強度調控與高解析度影像導航等最新功能,就像先進戰機頭盔配合導引飛彈般,「看哪裡、打哪裡」,有效減少治療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加速復原,更有助於癌症病人順利完成治療療程,提升對抗病魔的勝算。

▲北醫質子中心首位病人為年僅八歲的兒癌病童,藉由質子治療「精準、副作用低」的特色。
李欣倫主任解釋,質子治療一開始主要治療困難或罕見的癌症,隨著科技進步,可治療癌種越來越多,而質子治療的優勢可以更好的搭配毒性較高的化學藥物,提高癌症治療成功率之餘,同時也降低長期後遺症風險,根據研究指出,長遠看來可減少患者後續因處理腫瘤再發或併發症而衍生的醫療費用支出。
參與永續行動方案的北醫附醫放射腫瘤科暨質子中心王威鈞醫師分享,包括乳癌、兒童癌症都適合評估質子治療,以乳癌為例,左側乳房的後方是心臟,質子治療可讓心臟的輻射劑量幾乎歸零,免於未來因輻射導致心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兒童癌症透過質子治療,則可大幅降低傳統放射治療可能造成的損傷,如神經認知功能下降,內分泌功能不全,發育遲緩,或者產生第二個癌症的可能性等。

▲北醫質子中心於2022年在亞太地區率先啟用新型的質子治療機,團隊攜手打造「創新永續的癌症治療照護」方案。
王威鈞醫師表示,北醫的質子治療機是亞太地區率先引進的超導型質子治療機,相較於傳統機型用電節省三分之二,體積縮小八成,有利於建置在都會區。以北醫經驗為例,可以大幅提升就醫便利性,讓體力有限的癌症病友能更方便的得到尖端科技的協助;同時也提高在院合併治療的可近性,有助於腫瘤的成功治療。
不僅於此,李欣倫主任指出,北醫醫療團隊遵循高標準的專業倫理,根據最先進的臨床實證、多專科團隊專家會議事前討論,全力打造「以病人為中心」的個人化治療方案。同時接軌國際,持續研發新治療技術
李欣倫主任表示,北醫質子中心在ESG方面的優勢不僅提升癌症治療的有效性,更是以創新的醫療模式實踐永續發展,未來將以現有基礎,搭配各式腫瘤先進醫療,實現「全方位癌症治療中心」,將北醫質子中心打造成亞太訓練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