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文富、黃郁庭/新北報導
食安問題多,甚至知名保健食品也出包。江欣樺營養師提醒,保健食品成分複雜,建議選擇能夠出示原料來源、經由合格認證的代工廠,並通過第三方檢驗的產品,會更有保障。

記者黃郁庭:「國內食品安全問題是不斷重演,從今年到現在多起的食安事件,包括蘇丹紅風波、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就連知名的保健品牌也出包,本來是應該幫助健康的保健品,反倒成了傷害,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營養師江欣樺:「保健食品的主成分是相當複雜,像是葉黃素好了,它就有美國來源的玉米黃素、葉黃素跟蝦紅素,日本來源的黑大豆種皮,甚至是瑞士來源的山桑子,那這樣的成分要變成一個保健食品的話,事實上只要一個環節出錯,那產品也會有問題,也就是所謂的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把關成為一大重點,只是保健食品怎麼選?營養師江欣樺建議三大原則。
營養師江欣樺:「第一個是我們原料都要取得COA的來源,也就是產品的規格書;第二個我們製造廠要符合HACCP跟ISO的認證;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最終產品要拿去第三方做檢驗,像台美(檢驗單位)這樣檢驗,才可以確保產品品質上面的安全。」

食安問題不斷爆發,最好選擇能出示原料COA產品規格書、還有每批檢驗報告的品牌,以及有合格認證的代工廠,不只吃得安心,也能多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