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蟹肉棒」是許多人吃火鍋時必備的食材,薄膜到底能不能下鍋煮?(圖/資料照)
過年期間天氣冷颼颼,吃火鍋成了家家戶戶打牙祭的選擇之一,「蟹肉棒」是許多人吃火鍋時必備的食材,常常有人在討論蟹肉棒的成份到底是什麼?日前有網友好奇詢問,蟹肉棒是螃蟹的哪個部位做的、薄膜到底能不能吃?引發眾人熱議。
一名網友曾在論壇發問,表示「蟹肉棒在製作時是用哪個部位?會連同內臟一起下去做嗎?」不過有內行人精闢解說,指出蟹肉棒完全沒有「蟹」的成分。
事實上,蟹肉棒原本為1960、1970年代由日本廠商發明,用魚漿、澱粉和調味料製成,因此蟹肉棒僅是外型像蟹腿肉,因此根本「不含任何螃蟹肉成分」。
不少人疑問蟹肉棒外層的塑膠膜到底能不能煮?有網友認為「那是糯米做的塑膠膜,煮了會變更Q」、「先拆掉塑膠膜,熟了就會散掉」,也有網友大喊無法接受,直呼「塑膠膜加熱會放出有毒物質」。
有一間食品大廠在網站上說明,塑膠膜是耐熱材質,加熱應安全無虞,若果要長時間加熱,建議先拆掉塑膠膜。食藥署提醒,塑膠有耐熱限度,吃的時候最好還是撕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