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賴俊佑報導

▲竹筍尖端變綠色,吃起來會帶有苦味。(圖/翻攝自 鮮享農YA - 農糧署 粉專)
有句成語是「雨後春筍」,雨水豐沛季節過後,就是竹筍大量出產的時節,不過有些人覺得市場買到的竹筍有苦味,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表示,只要2個小撇步,就能嘗到美味好吃的竹筍。
粉專《鮮享農YA - 農糧署》解釋,冒出土壤見光後的竹筍,尖端會變成綠色,這種現象叫做「出青」,出青的竹筍會產生草酸,吃起來會帶有苦味。

▲農糧署建議挑選尖端尚未轉青、筍殼包覆完整的竹筍。(圖/翻攝自 鮮享農YA - 農糧署 粉專)
如果不想吃到帶有苦味的竹筍,農糧署分享2個撇步:
1.挑選尖端尚未轉青色的竹筍,另外注意筍殼是否包覆完整,以及挑選底部纖維摸起來較為細緻的竹筍。
2.買回家後先去殼汆燙-將筍子冷水下鍋煮至水滾,換水再煮約30分鐘,粉專指出「第一鍋的水是用來去除筍子苦味的唷,所以要換一鍋水在煮才不會苦」煮好的竹筍即可料理,也可以放涼後裝入密封袋,放進冰箱冷藏、冷凍保存。

▲農糧署提醒煮竹筍第一鍋水要倒掉、有苦味。(圖/翻攝自 鮮享農YA - 農糧署 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