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昱駿
4月1日下午正要進入清明連假返鄉交通高峰時段,卻在15時39分因為東南水泥廠區施工事故,造成高鐵3主線供電中斷,高鐵台南站至左營一度暫停營運,影響大批民眾清明節返鄉行程。
針對這起停電意外事件有不少批評,認為政府反應不夠快,電網韌性不足,還連帶威脅大眾交通運輸系統安全,甚至還說政府此等反應恐無法承受更大的威脅等危言聳聽話語。然而,若從這次緊急應變機制啟動後,有效協調單位、調度資源,控制影響規模,降低損害,提早完成搶通來看,政府緊急應變處理表現可圈可點。

▲高雄東南水泥廠區4月1日因施工不慎撞倒電塔,造成雙鐵斷電,一度停駛。(圖/台電提供)
第一時間跨單位協調迅速啟動 掌握搶修關鍵提早恢復通車
這次因水泥廠工安意外引發停電的交通事故,涉及不僅電力輸送相關單位,還包括高鐵、台鐵交通運輸部門等多方單位。第一時間各種緊急狀態同步開展:遭倒塌水泥廠房壓斷的電塔、斷電的線路、無法通行的鐵路線、月台上焦急等候交通復原的返鄉民眾……等,彼此牽動相連,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更加劇風險的不可測, 因此第一時間跨單位有效協調得宜就是緊急應變的關鍵。
事故發生第一時間,台電、高鐵與台鐵,以及中央從行政院、經濟部、交通部等跨單位應變機制即啟動,共同展開跨單位協調調度,掌控現場即時資訊、評估現況,判斷與掌握搶通的關鍵行動順序,避免調度間互相扞格,控制影響規模,也確實發揮了成效,原訂當晚11時才能恢復雙向通車的高鐵,提前至10時40分順利完成。所以若以這次的事件來指責政府反應不夠快,未免有失公允,政府這次應變成效其實並不差,緊急應變迅速處理得宜,高鐵線路才得以提早搶通,協助民眾順利返鄉。
台電迅速投入搶修恢復供電 協助雙鐵復原返鄉交通
時值清明連假返鄉尖峰時刻,返鄉民眾無法順利搭車焦急的心情絕對可以想像。在政府啟動的跨單位的調度協調下,台電配合緊急動員,即時啟動搶修任務。4月1日下午15時39分發生水泥廠拆除廠房事故,撞擊電塔倒塌,造成附近變電所發生降壓,台電隨即啟動應變小組,緊急動員160名以上人員,以及40台的工程車,分4組人力投入全力搶修,當天晚上20 時38分順利移除了纜線,在5小時內搶修電力,協助高鐵再度恢復運行。
緊急應變重大意外事件 關鍵在可即時動員的能量與彈性
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的風險,尤其重大意外事故,可以即時調度的能量與彈性,正是緊急應變能有效達成的關鍵,尤其電力系統更是國家重大關鍵基礎設施之一。這次在跨單位的調度協調下,台電能在第一時間配合緊急動員投入搶修,助攻高鐵搶通返鄉任務提早完成,正是台電作為國營事業,不以營利而以大眾供電為優先的特點。
思考開放自由競爭的電力市場的好處,能提升電廠的經營效率,也可能帶來電費降價的空間,但同時我們也要想想,若是遇上這樣重大停電事件,在國外的私人電力公司,一切以利潤為前提,沒有談好價錢,是絕不可能像台電這樣高度配合立即動員搶修,所要花上的時間與成本更難以想像。
我們都不希望任何意外的發生,然而天災難測,人為失誤也難免,關鍵在於可即時反應的緊急處理機制。從這次401東南水泥廠意外引發的停電交通事故來看,有效的跨單位協調調度,才能緊急動員搶修恢復供電,協助高鐵提早完成搶通,讓連假返鄉的民眾順利搭車回家過節,政府確實展現了緊急應變的能量。
《作者簡介》王昱駿,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