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UZIK
笛在全球音樂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自冰河時期到中世紀直至今日,它始終魅力不減。

遠古傳統
笛是史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在許多文化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自冰河時期到中世紀直至今日,它始終魅力不減。
冰凍的旋律
遠在冰河時期,有個獵人不小心將他的笛子遺留在斯瓦比亞汝拉山 (Swabian Alps) 靠近布勞博伊倫 (Blaubeuren) 的山洞中,這支由鷹翅骨刻成的笛子可以吹出幾個簡單的音調,這支樂器被公認為史上音樂的起源。
學習直笛
在學校、生日宴會及聖誕樹下都可以聽到它的樂音,許多德國小朋友仍在學習此樂器,巴洛克時期是它的巔峰時期,它啟發著像韓德爾與巴赫這些作曲家們寫出歷久彌新的大作。
漢姆林的吹笛手
在這個格林童話中笛子是主角,它讓一個陌生人盡除鎮上的老鼠,動物們隨著笛子的樂音直到溺斃,當鎮上人們拒絕支付他應得的獎賞,他再次吹響笛聲,將全鎮的小朋友引上死亡之路。
富含維他命的和諧
所有當地市場供應的東西都會出現在維也納蔬菜樂團 (Vienna Vegetable Orchestra) 裡,他們用山藥與「黃瓜管」演奏的音樂範疇囊括自非洲音樂、古典音樂甚至是實驗音樂,此表演在一位音樂家用紅蘿蔔製成的笛子獨奏後於焉大成,在音樂會之後,他們就會煮掉所有的蔬菜。
無償之愛
排笛不僅常見於安第斯山脈,它在東南歐也十分流行,它取名自希臘風神,據說潘恩欲娶寧芙而遭拒,他便將她變成蘆笛然後製成排笛,這樣他便可以永遠擁有她。
用笛子放牧
富拉尼人 (Peul ) 在撒哈拉沙漠南邊牧養牛隻,當動物們走失時,牧者便用可聲傳千里的笛音將之引回,名富拉尼笛家毛毛尼 (Nigerian Yacouba Moumouni) 說:「可惜很少人可以吹得好富拉尼笛,因為它沒有吹嘴很難學」。
神聖的樂器
在印度神話中,笛子是黑天神 (Krishna) 的樂器,印度聖經中說:「當他吹笛時,會使心劇跳狂喜,任何人聽其樂音便會無視天堂甘露」,即便是今日,笛子在這個國家中仍是非常重要的樂器,許多人相信黑天神之笛可使人免於被毒蛇攻擊。
安地斯人之聲
安地斯山脈當地的克納笛是用竹子製成,但也可用人骨及大禿鷹的羽毛,它是日常必需品,他們會在慶典或婚禮上吹奏,也會將之用於送戰士們上戰場,如今,克納笛是南美合唱曲的主要部分,誰沒聽過「老鷹之歌」呀?
出處:dw
【文末聯結】
免費講座:琴音狂想・小提琴與名家們的產地
24小時古典樂線上聽:MUZIK 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