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他腹股溝疝氣復發竟「推不回去」1手術助修補 醫:3症狀快檢查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後天性腹股溝疝氣有時候與長時間站立、提重物、慢性咳嗽或便秘等腹壓增加有關。(圖/台北慈醫提供)

▲後天性腹股溝疝氣有時候與長時間站立、提重物、慢性咳嗽或便秘等腹壓增加有關。(圖/台北慈醫提供)

男性注意。腹股溝疝氣好發於高齡男性,若未及早治療,恐因腸道卡住壞死引發敗血症。外科醫師提醒,復發性疝氣或病況複雜時,可考慮使用達文西微創手術,有助提高手術精準度與康復速度。

69歲的林先生一年來有腹痛、左側下腹部突起的症狀,懷疑為疝氣卻並未就醫處置,近日因患處無法推回,導致無法排便且疼痛不止,曾接受緊急手術,將壞死腸道切除後直接腸道吻合。不料一個月後患處復發,且左側也有疝氣情形,求診台北慈濟醫院,醫師考量上次手術可能有沾黏情形且且復發性疝氣情況複雜,改以達文西微創手術將突出的囊袋復位,並以人工網膜修補。術後當天林先生便能下床走動,隔日平安出院。

台北慈醫一般外科醫師陳昱天表示,人體皮膚下的組織結構由外而內依次為皮膚、皮下脂肪、筋膜、肌肉層及腹膜,腹股溝疝氣是指腹膜底下的腸道透過腹壁的薄弱處或缺口突出,形成囊狀結構。其成因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先天性多因腹股溝管未完全閉合;後天性則有時候與長時間站立、提重物、慢性咳嗽或便秘等腹壓增加有關。

他說,流行病學上,腹股溝疝氣在男性中的終生盛行率約27%至43%,女性則為3%至6%,在台灣,成年男性罹患腹股溝疝氣的比例約為女性的九倍,好發於75至80歲人群。腹股溝疝氣的症狀因人而異,典型症狀包括患處有沉重感、鈍痛,且在咳嗽、搬重物或長時間站立時加劇,部分女性可能出現不明確的骨盆不適。但若是突出的腸道卡住在外,就可能因缺血而壞死,導致劇烈腹痛、噁心、嘔吐及腸阻塞,嚴重時甚至引發敗血症,需緊急手術處理。

腹股溝疝氣診斷方式上,陳昱天指出以觸診為主,必要時才會以超音波及電腦斷層輔助判定嚴重程度。修補方式有直接將周圍組織縫合以及覆蓋人工網膜兩種方式,可透過傳統手術、腹腔鏡微創手術與達文西微創手術執行,但相較於組織縫合可能容易復發,人工網膜疝氣修補可減少組織張力,減少疝氣口的張力與擴大補強範圍。

以林先生為例,他說由於第一次手術是在緊急情況之下做了壞死腸段切除,可能有感染疑慮,所以沒有使用人工網膜修補,加上術後復發且出現雙側腹股溝疝氣,腹腔鏡手術的傷口位置以及視野、空間都較為受限,達文西手術就成為優先選擇。

陳昱天提醒,若民眾出現上述症狀,可透過簡單的自我檢查確認是否為腹股溝疝氣。首先,站立時輕觸腹股溝區域,檢查是否有異常腫塊;若搬重物或久站時感到腹股溝沉重感或疼痛,也可能是疝氣徵兆。建議若發現異常應立即就醫,由專業醫師診斷。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立院榮譽顧問EP.98】藍白領袖峰會:黃國昌提盧秀燕!給朱立倫下馬威?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