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a
▲許多人和ChatGPT聊天會用禮貌口吻,工程師為了讓AI理解人類禮貌語言,花費額外運算力。(圖/pexels)
台灣人有禮出名,常把請、謝謝、對不起掛嘴邊,許多人使用ChatGPT時,也會用禮貌的口吻與其溝通。不過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表示,為了讓AI理解人類的禮貌用語,花費了數千萬美元的運算能力,「你永遠不會知道多花了多少電費?」
許多AI工程師開始認真看待「禮貌用語」背後的影響。根據《Futurism》報導,微軟Copilot團隊的設計總監比佛斯(Kurt Beavers)表示,禮貌語氣不僅能為對話建立基調,也會影響模型的回應方式,甚至有助於AI產出更具專業與合作性的語句,這種互動被視為一種潛在的「正向迴圈」。
然而,關於語言禮儀的討論,也引發了對能源耗損的關注。根據《華盛頓郵報》與加州大學的研究,生成一封100字的AI郵件需耗費0.14度電,相當於14盞LED燈運作一小時。若每人每週僅生成一封郵件,全年下來便累積7.5度電,等同華盛頓特區9戶家庭1小時的用電量。

▲研發出ChatGPT的OpenAI執行長山姆‧阿特曼(Sam Altman)。(圖/翻攝自X@sama)
考量到全球成千上萬條更長、更複雜的AI指令正持續被輸入,這些語句所消耗的能源更是成倍成長。全球資料中心的耗電量已佔總體能源使用約2%,該比例預計會持續上升。日前一名網友在社群平台X好奇詢問,對ChatGPT說「請」和「謝謝」等禮貌交流的句子,「在電費上花費了多少錢」。釣出OpenAI執行長阿特曼留言回覆「數千萬美元」,他認為「這值得花」,並不會感到困擾。
據《tom‘sHARDWARE》報導,許多人每天都會使用AI解決問題或尋求協助,也有人想和AI交心交朋友。調查顯示,高達67%的美國使用者承認會對AI使用禮貌語言,其中55%表示這是因為「這樣做才對」,另有12%坦言「是為了未來AI叛變時能留個好印象」。
報導提到,即使只是簡單的一句「不客氣」,大型語言模型在運算過程中也可能耗費約40到50毫升的水資源。外媒調侃,除了奧特曼認為為了有禮貌的話語多花費數千萬美元相當值得外,若有一天AI真能產生意識,或許用戶先前展現的禮貌,「還真的可能為自己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