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方濟各病逝/首位非歐洲出身教宗 正視虐童案、改革作風引保守派不滿

記者連國程/綜合報導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4月21日逝世,享受88歲。方濟各因支氣管發炎,2月14日起住院多日,期間病情加重、引發肺炎,多次傳出健康狀況惡化,一度病危,直到3月23日才出院。出院後他曾於4月10日與英國國王查爾斯與王后卡蜜拉會面,4月20日還曾在聖伯多祿大教堂入口處陽台上,坐著輪椅與信徒會面,之後還搭乘教宗坐駕穿越信徒。不料,隔日就傳出逝世消息,震驚世人。

方濟各2013年以76歲高齡當選為第226任教宗,是首位非出身歐洲的教宗。他以親民、幽默以及針砭時事形象受人矚目,對於同性戀者態度也較友善,同時也在不質疑教義的情況下進行改革,觸碰被人詬病已久的教會虐童與戀童性侵等議題,為過去羅馬天主教教會涉及的虐童案道歉;儘管對於墮胎及女性擔任神職人員議題仍保守,但這幾年的改革已對教會帶來新氣象。

教宗方濟各親民形象受人喜愛。翻攝自VaticanNews的X

▲教宗方濟各親民形象受人喜愛。翻攝自VaticanNews的X

教宗方濟各本名荷西·馬里歐·伯格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來自阿根廷一個義大利家庭。他在1936年12月17日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在家中五個孩子排行老大,他的父親是一名從義大利移民來的會計師。伯格里奧在加入神學院之前,曾取得化學技術員執照,並在食品業短暫工作,根據美國媒體MSNBC 報導,他還擔任過酒吧保鏢和保全。

早年生活多采多姿的伯格里奧,在21歲時因囊腫引發嚴重肺部感染,必須切除右肺上半部。大病痊癒後,伯格里奧決定投身為教會服務。他在1958年加入耶穌會、1969年正式成為神父、1997年擔任布宜諾斯艾利斯總教區總主教,並在2001年由時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 the Great)封為樞機主教。伯格里奧在2013年獲選為教宗,並以「方濟各」作為名號,開始擔任天主教領袖,成為首位出身於拉丁美洲的教宗,也是一千多年以來首位非歐洲出身的教宗。

方濟各1969年成為神父。翻攝自梵蒂岡新聞

▲方濟各1969年成為神父。翻攝自梵蒂岡新聞

天主教耶穌會以貧窮、貞潔為守則。方濟各雖位居萬人之上,但他的個性平易近人。根據英媒《國際財經時報》(IBT),他個人的總財產約78英鎊(約新台幣3225元)。方濟各當選教宗時已經76歲,支持者喜歡他親民的個性及改革教廷的決心,正面處理梵蒂岡銀行的貪腐及教會內部兒童性虐待等棘手問題,這也讓他享有很高的人氣,他的社群平台X有1500萬粉絲追蹤。

方濟各在任期內也推動教會改革,他將權力分散到各個職位,並提供女性更多擔任要職的機會,還在2014年成立特別經濟秘書處打擊貪腐。此外,從歐洲到美洲,神父虐待或性虐待兒童的醜聞一直是教宗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方濟各在2019年舉辦史上首次峰會,傾聽受害者的聲音,並向神職人員虐童事件宣戰。

教宗方濟各12歲時在學校的合照。方濟各為圖中第三行左數第三位。翻攝維基百科

▲教宗方濟各12歲時在學校的合照。方濟各為圖中第三行左數第三位。翻攝維基百科

在1874到1996年期間,加拿大政府藉由公立寄宿學校同化原住民兒童,約15萬名原住民兒童在這殖民政策下被迫離開父母,被安排至大多由教會管理寄宿學校;然而當中許多原住民兒童經常受到虐待甚至性侵,2021年,薩克其萬省與卑詩省兩所寄宿學校的遺址,就被發現有將近千具遺體被葬在無名墳墓,大多數為兒童遺體。方濟各在2022年3月向倖存者家屬道歉,期盼撫平歷史傷痕。

方濟各致力在教會推動性別平等,雖然最後無疾而終,但他的努力讓長久以來在教會處於弱勢地位的女性受到關注。此外,他也呼籲教會歡迎同志,他在2016年6月公開表示,天主教會應該跟同志道歉,為過去對待他們的方式尋求原諒。方濟各說:「我認為教會不該只對受冒犯的同志道歉,教會也應該對窮人、被剝削的婦女、被利用去工作的孩童道歉。」他關懷的對象不限於婦女及同志族群,2017年4月,方濟各說歐洲的許多難民中心已變成集中營,直言裡面「人滿為患,因為國際協定似乎比人權更重要。」

不同於歷任教宗,方濟各捨棄歷任教宗使用的寬敞頂樓公寓,選擇住在小套房,他對社會議題的態度也較開放;此外,教宗也曾拋棄讓信徒親吻戒指的傳統,2019年他在義大利教堂與信徒握手時,見到信徒彎腰準備親吻,便抽手不讓民眾吻。此舉當時受到外界討論,事後官方澄清,方濟各是憂心衛生問題,為了防止疾病傳染才縮手,阻止大量信徒重複親吻戒指,「並非是為了自己好」。官方指出,方濟各樂於接受大家親吻致意,但小團體為佳,疾病傳播較容易控制。

教宗方濟各的改革作風,引起天主教保守派質疑。翻攝自VaticanNews的X

▲教宗方濟各的改革作風,引起天主教保守派質疑。翻攝自VaticanNews的X

對於方濟各的作風,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李克勉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方濟各其實並不算是推動改革,他只是在落實將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的決議,也就是要教會的「天主子民相互聆聽、參與共融、共同福傳使命。」讓過去集中在神職人員的權利與責任,分享給教會的信友,改變過去的文化與作為。李克勉補充,每位信徒「領洗後就領受了君王、司祭、信友的三種身份,信徒也能扮演領導者、管理者與執行者。」李克勉也表示在台灣天主教徒中,有很崇拜教宗的,也有很挑戰他的,教會的目標是聆聽不同的聲音,讓多元性存在於教會中,也期望在多元中有更多的共識與和諧性。而這些需要歷程時間。

儘管被認為相對開放,方濟各過去也曾多次失言遭抨擊。例如,他2024年曾表示:「聊八卦是女人的事」以及用貶義詞形容男同志,遭抨擊後教廷對此公開道歉。英國BBC指出,方濟各仍然是十足的保守派,因為他反對讓女性當神父、反對同性婚姻;天主教對婦女墮胎的立場向來持堅定的反對態度,方濟各也不例外,但他在2019年展現部分同理心,建議神職人員對為墮胎而感到痛苦的女性說:「你的兒子已經在天堂了,你和他說話吧,給他唱一首妳沒有機會唱的搖籃曲。天主始終寬恕,但妳也必須深刻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方濟各過去在面對相關爭議問題時,以自己是忠誠的「教會之子」作為解釋。

方濟各自2013年獲選教宗以來,他的行事風格與改革教會的做法,雖然被外界認為在女性權益與同志權益方面進步較小,甚至有時仍會失言,但他依舊為教會帶來了新氣象,甚至還得面臨天主教世界保守派的質疑,曾有極端保守派遞交書信《異端之修正》,認為教宗所作所為都是在宣傳異端信仰。在方濟各過世後,他過去所做的改革是否能持續,端看下一任教宗做為以及保守派是否會捲土重來。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