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不是畏戰而是另有打算 日本各大車廠開闢新的能源戰場

記者鍾釗榛/綜合報導

雖然近年全球電動車被視為汽車未來主流,但實際上銷量並沒有如預期一路飆升,反而成長趨緩,市場熱度也逐漸冷卻。就在大家還在討論「純電是唯一解」的時候,日本車廠卻早就悄悄走出不同的路線。

以豐田、馬自達、斯巴魯為首的日系品牌,雖然也有推出純電車款,但他們的重心始終沒放在「All In電動車」,反而持續深耕內燃機與油電車,理由很簡單,他們不認為內燃機會被淘汰,甚至相信只要搭配新的「碳中和燃料」,這項傳統技術還能迎來新生命。

豐田認為內燃機的發展潛能很大。(圖/翻攝TOYOTA)

▲豐田認為內燃機的發展潛能很大。(圖/翻攝TOYOTA)

三家車廠早在一年前就開始聯手開發全新的內燃機技術,現在更要實際上路驗證成果。202年大阪世界博覽會,他們將提供多款使用合成燃料的車輛來接送貴賓,並由日本能源巨頭ENEOS供應專門開發的清潔燃料。

這種合成汽油是由「氫氣」與「二氧化碳」結合而成,等於在不依賴石油的情況下產生可用燃料,而且燃燒後碳排放接近中性,對環境影響小得多。ENEOS 已於2024年9月建成日本首座合成燃料示範工廠,目前每天可小量生產合成燃料,未來也有擴產潛力。除了三大主力車廠外,鈴木與大發也將加入這次世博會的碳中和車隊,顯見這項技術正受到更多日本品牌重視。

三家公司也同步開發新的「標誌性引擎」,將可適用於液氫、生質燃料、甚至合成燃料。豐目前研發三款新世代直列四缸引擎;馬自達則再度祭出代表性的轉子引擎,並開發新款Skyactiv-Z 四缸動力;速霸陸則堅持深化自家招牌的水平對臥引擎,據說連豐田也對這套系統頗有興趣。

TOYOTA氫燃料動力。(圖/翻攝TOYOTA)

▲TOYOTA氫燃料動力。(圖/翻攝TOYOTA)

這波日本車廠「逆風而行」的策略,與遠在歐洲的保時捷不謀而合。保時捷多年來投入開發合成燃料,目前雖然僅少量用於賽車和研發用途,但這顯示出一個趨勢,碳中和燃料有機會成為內燃機未來的新希望。

當純電車發展遇到電池原料、基礎設施與續航等問題瓶頸時,這些新一代「環保內燃機」搭配低碳燃料,或許能在節能與性能之間找到理想平衡。看來,未來車壇的發展可能沒那麼單一,而是一場多路並進的大比拼。

#怎能不愛車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