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下的美國雜貨餘波 保險套價格出爐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關稅戰意外使北美杜蕾斯保險套價格下滑。(圖/中衛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球貿易戰和關稅陰影下,美國消費者信心正瀕臨崩潰,消費行為轉向極端節省模式。為留住焦慮的美國消費者,雀巢、聯合利華等大品牌被迫放緩價格上漲,零售商自有品牌則趁勢崛起,搶占市場份額。

在此背景下,杜蕾斯保險套製造商在第一季度北美僅將價格上漲0.9%,相比之下,歐洲為3%,新興市場為3.9%,只為了搶攻現在正在撙節的美國消費者。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對多國實施廣泛關稅,推高商品和公用事業成本,引發衰退恐懼。消費者信心持續下滑,消費模式顯著改變。雀巢首席執行官勞倫特·弗賴克斯(Laurent Freixe)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坦言:「政治與經濟決策削弱了本已疲軟的消費者信心。」作為全球最大包裝食品公司,雀巢在美國市場下調價格1%,試圖平衡成本與消費者接受度。弗賴克斯強調:「我們必須考慮消費者、競爭對手和市場反應,謹慎定價以免失去客戶。」

聯合利華(ULVR.L)同樣感受到壓力,報告顯示北美「消費者情緒下降」,其僅將價格上漲2.1%。Reckitt(RKT.L)首席執行官克里斯·利希特(Kris Licht)表示,北美競爭加劇,該公司第一季僅漲價0.9%,遠低於歐洲的3%和新興市場的3.9%。行業專家指出,消費者對價格上漲的容忍度已達極限,許多人轉向零售商自有品牌以節省開支。

沃爾瑪和塔吉特等零售商的自有品牌正快速增長,挑戰大品牌主導地位。尼爾森IQ數據顯示,第一季自有品牌價格上漲約4%,高於大品牌的2%,但其平均價格仍低約1美元,吸引了預算緊張的消費者。疫情期間,自有品牌已搶占市場份額,當前經濟壓力進一步加速這一趨勢。安永全球消費品負責人羅布·霍爾斯頓(Rob Holston)表示:「消費者品公司已將價格推至上限,許多消費者轉向自有品牌,企業與零售商的競爭已進入『戰爭狀態』。」

與此同時,消費者行為顯示出極端傾向。有的撙節(也有的搶購囤貨),美國社群平台熱議的民眾當中,約三分之一的美國人開始囤積必需品,如衛生紙、食品和藥品。Z世代的參與尤為突出,他們採取製作「禁購清單」、減少非必需品支出等措施,積極應對經濟壓力。這與轉向自有品牌的趨勢相呼應,反映了消費者對價格上漲的直接反應。行業顧問警告,隨著消費者信心持續低迷,企業必須謹慎應對,以免進一步失去市場信任。

美國 消費者 雜貨店 杜蕾斯 價格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