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A獎首辦影展 用影像創作推廣原住民文化
生活中心/黃柏元報導
為了深化學生對原住民族歷史文化的了解與認同,每年舉辦MATA獎競賽,今年邁入第12屆。為進一步提升歷屆得獎作品的能見度,教育部首度以影展模式推廣,於3月16日至3月30日,在台北市萬華區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辦MATA獎學生影展,並正式啟動本屆競賽徵件活動。
▲鄒族創作歌手納塢。(圖/黃柏元攝影)
教育部林伯樵主任秘書在茶會上表示,希望透過影展的舉辦,創造更多對話空間,讓更多人關注原住民族議題。本次影展精選23部來自歷屆MATA獎的優秀影片,涵蓋「獵人記憶」、「傳統文化」、「部落故事」及「原民女力」四大主題,透過視聽室放映,引導觀眾思考原住民族文化與影像創作。
▲Mata獎學生影展啟動第12屆競賽活動(圖/台藝大提供)
第12屆MATA獎競賽將於4月1日正式開放收件,本屆主題為「Tunaw!全力以赴!」(Tunaw為邵族語,意指努力專注)。競賽分為「大專校院影音競賽組」與「高級中等學校拍片企劃組」,其中大專組包含「非紀錄片(劇情片、新聞專題)」、「紀錄片」及「動畫」三大類別。為了落實原住民族教育向下扎根,自第10屆起特別增設高級中等學校拍片企劃競賽,開放實驗教育學生參與,鼓勵學生透過文字表達影像創作構想,並預計評選出15件優秀作品,評審將特別重視「原住民族文化關聯性」,引導學生從原住民族觀點出發,為未來拍片奠定基礎。
▲蘇弘恩導演分享創作心得。(圖/黃柏元攝影)
參賽作品主題不限,須與原住民族語言、歷史、文化、生活、教育、藝術、都市原住民或轉型正義等相關。競賽總獎金高達新臺幣81萬元,其中「大專校院影音競賽組」首獎高達10萬元,而「高級中等學校拍片企劃組」優選作品則可獲得新臺幣1萬元獎金。更多關於MATA獎影展與競賽資訊,可至官方FB粉絲專頁查詢,各屆得獎作品亦已上傳至YouTube影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