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葉霸將捲起七星潭浪花 花蓮將有機會震落傅家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退休教師葉霸葉春蓮2日在國民黨舉辦的活動中,嗆國民黨立委傅崐萁「通匪」卻遭趕出場。傅崐萁4日表示,雖然不是他主辦的活動,一切由他概括承受,對於造成社會紛擾、葉老師感到的紛擾,表示誠摯歉意,希望一切到他為止。臉書粉專「聲量看政治」今(5)天發表長文分析,「葉霸將捲起七星潭浪花,花蓮將有機會震落傅家、台灣有機會罷掉藍委」。

請繼續往下閱讀….

▲葉春蓮(右)嗆國民黨立委傅崐萁(左)「通匪」卻遭趕出場。(合成圖/資料照)

以下為「聲量看政治」【YT聲量顯示  葉霸老師有機會讓淺藍靠向罷免 葉霸將捲起七星潭浪花    花蓮將有機會震落傅家、台灣有機會罷掉藍委】全文:

葉霸老師在花蓮王傅崐萁面前勇敢嗆聲卻被架離的一幕,成為震撼花蓮與台灣各世代的聲音。她不僅帶給花蓮人勇氣,也為台灣的罷免運動注入一股力量。

我就從聲量,根據數據,探討她可能引發的現象:

1. 「關注度」藍大於綠,但觀看數與影片數綠大於藍

關注度的計算方式是「單位影片的平均觀看數」,這意味著藍營的影片數較少,但觀看數較為集中,導致平均觀看數較高。罷免方的影片數量較多,總觀看數也較高,但由於影片數分散,導致每支影片的平均觀看數低於藍營。

2. 「直播觀看數」綠遠大於藍

直播觀看數代表即時關注度,顯示當事件發生時,支持罷免傅崐萁的觀眾(綠營)更積極參與並收看直播。這也表示罷免方的社群動員能力較強,在事件發生時能夠即時凝聚大量關注,讓直播觀看數迅速飆升。

意義與推論

藍營的觀看數較為集中,代表泛藍支持者主要依賴幾個大型頻道或特定意見領袖來傳播資訊,而非廣泛地在社群內散布影片。

罷免方則可能有較多的基層參與者上傳影片,形成較廣泛的聲量,但單支影片的觀看數不如藍營的集中度高。

直播聲量的巨大落差顯示罷免方在即時動員與關注焦點上更具優勢,當事件發生時能迅速吸引大量觀看,這對罷免戰的發展非常重要。

這種情況顯示,在傅崐萁的事件中,罷免支持者在網路動員與社群參與上展現出更強的能量,不過,國民黨能量仍在,且能透過特定影片影響特定群體。

根據YT聲量圖與葉霸老師事件的影響,葉霸老師的聲量對於罷免傅崐萁行動的影響可從以下幾點分析:

1. 葉霸老師的行動帶動罷免行動的網路聲量

直播觀看數顯示葉霸的事件引爆即時關注:

在葉霸老師現場嗆聲並被傅崐萁陣營架離後,與罷免行動相關的直播觀看數(綠色)出現極速飆升,遠超過藍營的直播觀看數。

這代表葉霸老師的行為成功吸引關注,使罷免行動的支持者大量湧入觀看直播。事件本身成為輿論焦點,使更多人關心傅崐萁罷免案,進一步擴大討論熱度。

2. 關注度與觀看數的對比,葉霸老師提升了罷免支持者的實質動員力

雖然「關注度」上藍大於綠,但總觀看數與影片數綠大於藍,這代表 #葉霸老師事件驅動更多罷免支持者自發性地創作內容,即使單支影片觀看數未必比藍營高,但整體討論熱度仍持續升高。罷免支持者的社群動員效果顯著,尤其透過直播引發即時關注,讓更多人投入討論。

3. 罷免聲量的延續性:葉霸老師可能成為標誌性人物

如果葉霸老師後續繼續發聲,則她可能成為罷免行動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這次事件已經證明她有能力讓輿論快速聚焦,並將傅崐萁的爭議行為放大。

若她能持續參與或號召行動,例如再度公開發言、接受媒體訪問或參與直播,可能讓罷免行動的聲量在未來數週內維持高點。

葉霸老師對罷免的戰略意義

葉霸老師的事件顯示,罷免行動的支持者具備強大的「事件驅動聲量」,若罷免團隊善用這股聲量,可以設計更多能夠製造即時輿論關注的行動,例如在傅崐萁的公開場合,評估局勢進行有組織的抗議或發言。

並且,透過直播、社群動員持續擴大討論,鞏固罷免聲量。這類行動可以進一步轉化網路聲量為線下行動動能,影響最終的罷免投票率。

對於藍營與藍營支持者而言,葉霸老師的事件帶來了不同層次的影響,從輿論戰、支持者動員到政治戰略,都可能產生變化。

1. 輿論戰的變化

(1)藍營的聲量集中度高,但總聲量落後

從數據來看,藍營的關注度(單支影片平均觀看數)高於綠營,但總觀看數與直播觀看數則大幅落後。這代表藍營的觀眾集中在少數高影響力的媒體或頻道(如藍營KOL、親國民黨媒體),觀看數雖高,但影片量少,聲量擴散效果有限。

綠營則透過大量影片與直播,使網路討論更加分散且熱烈,讓「傅崐萁罷免」的討論持續發酵。

(2)葉霸的行動,讓傅崐萁負面形象進一步擴散

葉霸老師的事件,讓傅崐萁「打壓異見者」的形象再度被放大。「一位退休老師」在公共場合批評傅崐萁,結果被藍營人馬強行架走,這種場面容易引起中間選民與年輕人的反感。

2. 藍營支持者的影響

(1)藍營核心支持者可能會更加凝聚

事件爆發後,藍營透過媒體或社群操作,把這件事塑造成「深綠側翼動員抹黑傅崐萁」、「葉霸老師是民進黨側翼、刻意挑釁」,這樣的操作只能鞏固藍營內部的基本盤,讓支持者更有「被攻擊」的感覺,進而更緊密支持傅崐萁。

(2)中間選民的觀感可能會惡化

然而,藍營支持者的基本盤雖然穩固,但對於中間選民來說,這種「架離抗議者」的行為可能引發反感。中間選民或「泛藍但不挺傅」的選民,可能會對傅崐萁的做法感到不滿,進而轉向支持罷免行動,加速其在年輕選民與中立選民中的支持度流失。

結論:葉霸老師的事件對藍營的影響

(1)對傅崐萁

短期內可能死忠泛藍會更團結,支持者凝聚度提升。

但長期來看,若事件持續發酵,可能影響傅崐萁在中間選民的評價,增加罷免成功機率。

(2)對國民黨

可能透過輿論戰反制,把罷免行動包裝為「民進黨政治操作」,鞏固支持者。

但若輿論戰失敗,可能會加深「國民黨打壓異見」的負面印象,影響後續選舉布局。

(3)對藍營支持者

內部支持者會更團結,強化對傅崐萁的防禦戰。

但在中間選民、年輕選民中的影響可能是負面的,甚至讓部分泛藍選民轉向支持罷免。

總體觀察

葉霸老師的事件,從目前的聲量趨勢來看,罷免行動的聲勢可能會持續增強。未來藍營的應對方式,將決定傅崐萁的罷免案是否進一步發酵,甚至影響國民黨在其他區域的政治布局。

更多新聞: 丟臉的不是32:0!民進黨轟國民黨:偽造超過千位亡者簽名

更多新聞: 凌濤遭爆露鳥醜聞全因批評民進黨?沈伯洋:政治不難,賴給清德就好...

傅崐萁 葉霸 葉霸葉春蓮 國民黨 民進黨 花蓮 聲量看政治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