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自然加工」獲現代人青睞,但這些食品是否真的安全?科政中心編撰「職人手作幸福祕技:小型生產者的第一課」,提供小農及民眾農產加工最基礎的食品加工知識。

▲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政中心)編撰「職人手作幸福祕技:小型生產者的第一課」,利用淺顯的文字說明和圖片編輯,說明食品生產安全重點,29日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舉行宣傳會。(圖/中央社)
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政中心)今天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舉辦「職人手作幸福祕技:小型生產者的第一課」手冊上市宣傳講座,來自產官學及研發界代表,以及屏東縣和花蓮縣的多位農會代表共同宣誓守護食品安全。
歷經食安風暴後,全民推崇無添加的純手工食品,農夫市集與初級農產品加工市場興起,「小農直送」、「純天然手工製作」等產品備受消費者青睞,不過這些自家廚房產出的手作食品是否安全無虞?科政中心承接科技部「推動建構台灣食品安全網計畫」,召集國內的食安專業團隊,共同編寫「職人手作幸福祕技:小型生產者的第一課」手冊。
手冊編寫小組召集人與好食機創辦人謝昇佑表示,小型生產者因為個別規模小,所以不容易各自尋找專家協助,「職人手作幸福祕技:小型生產者的第一課」手冊利用淺顯的文字說明和圖片編輯,說明食品生產安全重點,對一般民眾來說是難得的入門工具書。
「推動建構台灣食品安全網計畫」主持人李慧芳表示,目前台灣食安法都是以食品大廠為首要管理目標,小型食品生產者恐因知識與規模層面的限制,無法立即符合現行法規,需有持續性的教育與輔導機制,才不會造成食安問題。
「職人手作幸福祕技:小型生產者的第一課」即日起在7-11統一超商實體通路販售,也可於科政中心電子書城STPIBooks訂購。

▲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政中心)29日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舉辦「職人手作幸福祕技:小型生產者的第一課」手冊上市宣傳講座。(圖/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