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速食店的炸薯條人人都愛,為了讓民眾吃得健康,歐盟從昨(11)日起祭出新規定,內容包括薯條不能炸得過焦、麵包不能烤得太深色,希望透過食品業者的把關,以減少丙烯醯胺(Acrylamid)在食物中的含量。

▲歐盟針對薯條訂定相關規範。(圖/翻攝自Pixabay)
據《德國之聲》報導,澱粉類食品高溫加熱的過程中最容易產生丙烯醯胺,像是炸薯條、烤餅乾或烤蛋糕等,雖然可以增添食物風味和酥脆的口感,但歐盟食品安全機構(EFSA)於2015年證實丙烯醯胺確實會致癌。
歐盟先前讓業者自主管理,礙於沒有強制規範成效不彰,才於去年12月11日正式立法,經過4個月過渡期總算過關。新法規定包括,要求食用馬鈴薯澱粉含量要低;儲存地方的溫度要超過攝氏6度以及較高的溼度,確保馬鈴薯轉甜的程度低於平均;煎炸時的油溫也不能超過168度等。
據悉,這項新規將由各成員國自己監督執行。對此,德國食品監管部門的檢查人員已到各地抽查薯條,若首次發現丙烯醯胺含量超標會先給予警告,倘若業者事後仍未改善此情形,將會遭到勒令停業。(整理:實習編輯楊蕙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