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台灣製造」能抗川普關稅?外媒點2大優勢:被重課美企恐出事

國際中心/倪譽瑋報導

外媒指出,若川普真的對台灣實施較重的經濟制裁,可能嚴重影響英特爾(圖)等依賴台灣晶片的美國公司。(圖/資料照)

▲外媒指出,若川普真的對台灣實施較重的經濟制裁,可能嚴重影響英特爾(圖)等依賴台灣晶片的美國公司。(圖/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宣布對各國祭出對等關稅,其中台灣高達32%,相當重;目前措施已暫緩,如何在這段期間爭取減稅成為討論焦點。外媒指出,「台灣製造」(MIT)也許是台灣對抗關稅的籌碼,除「智慧財產」概念在全球名列前茅外,「晶片產業」也是優勢,有美國分析師認為,對台灣祭經濟制裁,不但難以在短時間內促進美國製造業,還可能「嚴重損害」依賴台灣晶片的美國企業,如蘋果、英特爾等。

據外媒《洛杉磯時報》報導,先簡略說明「台灣製造」概念的發展,1950年代,台灣與美國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獲得支援與投資,成為美方在亞太地區的戰略盟友,製造業隨之發展;90年代,台灣已成為全球電子產業的重要力量,80%以上的筆記型電腦都由台灣製造,「MIT」標籤得到全世界的認可。

但隨著市場自由化,本地工廠失去競爭優勢,台灣工業不得不「重塑自我」。報導特別點出「智慧財產」的概念,2023年台灣的智慧財產局(TIPO)共受理專利申請7萬2607件,雖然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指標未列入,但台灣的人均專利申請數名列全球前5,僅次於中國、美國、日本、南韓,可謂亞洲最具「知識驅動力(knowledge-driven)」的經濟體之一。

除了專利,台灣也在「科技業」如資通訊、半導體等領域佔有優勢,大量的先進晶片由台灣製造,「電視和家庭娛樂、通信技術等皆需要它們」。報導補充,2023年至2024年台灣對的美國投資,佔海外投資總額40%以上,顯示美國已成為台灣投資者的首選。

雖然先前川普對台灣祭出關稅,但一些美國分析人士認為,對台灣祭出經濟制裁,不會在一夜之間促進美國晶片製造業的發展,「相反,可能會嚴重損害依賴台灣晶片供應的美國科技公司」例如蘋果(Apple)、輝達(Nvidia)、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超微(AMD)等,最終波及到美國的消費者。

最後報導評析,台灣所展現出的「獨創性和適應性」以及其產品、服務的高質量,將繼續確保該國在近幾年來當之無愧的地位。

#川普關稅戰暫緩90天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