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正和、朱怡蓉/台南報導
有民眾到台南一間小吃店用餐,卻發現小菜切料有「綠光」,質疑壞掉了!對此,業者表示那沒有問題,結果消費者質疑業者「推卸責任」,還開嗆如果這幾天不舒服,就要找業者算帳。專家表示,肉有微量金屬、鐵、還有油脂,切片後光線折射,看來泛綠光或是彩虹色澤屬正常;而腐壞的肉會摸到黏稠或是聞到異味,民眾才必須注意,避免吃下肚。

小吃攤的切料豬肉、海帶還有滷蛋,但是其中的肉片2分之1泛著特殊光澤,轉動一下有綠有黃就像彩虹色澤,小吃攤業者PO文,表示客人反應這肉有問題。
小吃攤業者:「他就覺得說東西壞掉,(我解釋)沒辦法接受就退錢,像今天這一塊肉就沒有(光澤),可能是刀子今天比較不利,因為我還沒磨。」

其他消費者:「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還是吃完。」
老闆喊冤是刀子磨太利,解釋這是正常現象,但是客人聽不下去他只好退費。小吃攤的滷味切料,豬肉有彩虹光澤,不少民眾碰過,有人不以為意,有人會怕不敢吃,業者實際再切一塊豬肉。

記者vs.小吃攤業者:「這是菊花肉。」
同樣切著豬肉片,但是這一次肉片只有表面滷汁,內部都是單純肉色,比較當天投訴的彩虹色澤有落差,到底怎麼回事。
物理老師潘俊廷:「肉本身是由蛋白質組成,那本身還有油脂和礦物質等等,你切片之後,肉的組織排列可以更加的緊密,那光線照射在組織的間隙,他會產生部分的反射跟部份的折射。」

物理老師解釋,動物油脂加上光線的折射,才會讓多油的肉品部位呈現彩虹光澤。另外…
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主任陳億乘:「一般的話尤其在腱子肉方面,因為他那個可能鐵質含量部位比較高的地方,他就很容易有(光澤),像牛腱或者是豬肉腱子肉很容易看到,或是里肌肉部位,比較容易看得到。」

專家表示,肉品出現彩虹光澤屬於正常現象,但是肉質變色再加上有酸味、摸起來黏稠,就可能是真的壞掉,絕對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