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美國公視台灣特輯上架 陳傑憲「密碼手勢」入鏡引關注

美國公視台灣系列影片上架,內容除了可見陳傑憲以手指「框出」台灣的「密碼手勢」,球評曾文誠和台味食譜作者魏貝珊也分別以「國球」牽引出「台灣隊」概念,及台菜折射的島嶼認同,講述從體育到飲食等層面漸增的台灣意識。

世界12強棒球錦標賽中,台灣隊長陳傑憲以手指「框出台灣」的手勢引發討論。(圖/特派記者劉彥池攝影)

▲世界12強棒球錦標賽中,台灣隊長陳傑憲以手指「框出台灣」的手勢引發討論。(圖/特派記者劉彥池攝影)

美國公共電視網新聞時刻(PBS NewsHour)推出「台灣:風險與抵抗」系列特輯,3日起上架「台灣密切關注烏克蘭戰爭,憂心中國可能試圖採取類似行動」、「面對未來的風險,台灣訓練民眾抵抗中國可能的入侵」及「台灣如何強化防禦以抵抗中國侵略」等影片。

而11日的「中國威脅加劇下,愛國心在台灣扎根」則呈現軍事及社會韌性以外的面向,探討台灣民眾這些年來如何在飲食到體育等層面,越來越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

影片以台味食譜「台灣製造」作者兼記者魏貝珊(Clarissa Wei)在自家廚房切薑片開場,端出台灣特有的黑豆醬油,向PBS外交與國防記者西夫林(Nick Schifrin)示範牛肉麵的烹調過程。

對魏貝珊而言,牛肉麵雖然是由來自中國的人發明,但他們在台灣為了養家及生存而創造了它,這就是台灣歷史的產物。

番茄、蘿蔔及蔥,一一上了料理台。魏貝珊說,把所有食材加在一起後煮出一碗牛肉麵,這說明了台灣韌性,尤其是1950年代中國難民因內戰逃來台灣時的處境。

鏡頭接著轉向沸騰的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WBCQ)現場。西夫林說,台灣的國家認同受到美國長期駐台及日治時期影響。而棒球,也就是台灣的「國球」,正是日本帶來的。

「跟每個台灣小孩一樣,我從小就愛棒球。棒球是我的童年,我的全部」,曾文誠說。

展示收藏品、與前總統蔡英文的合照及鄰家美眉漫畫之餘,曾文誠也對西夫林表示,台灣在國際上爭取認同和建國之路上面臨很多困難。但當台灣棒球隊出賽、獲勝、贏得尊重時,「這感覺就像是我們讓台灣被世界注意到。」

曾文誠說,這不只是一場比賽,「還給我們了一種驕傲感。」

西夫林這時給了「前情提要」:中國施壓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規定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義參賽。這讓「台灣隊長」陳傑憲以一種「密碼式」(coded gesture)的方式表達認同,以手指「框出」原本該寫上「台灣」的位置。

「『中華台北』這個名稱,是我們不得不接受的。但在我們心中,我們是『台灣隊』,而不是『中華台北』。每當有機會展現真正的身份時,我們都會把握」,曾文誠於片尾說。(中央社華盛頓13日電)

中央社
#陳傑憲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川普:半導體關稅本周宣布! 美股挫勒等...紐約證交所開盤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