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CTWANT

▲男友父母嘴上說是年輕人結婚,但又提出一些讓女子不解的要求。(示意圖/Pexels)
一名女網友表示,她與男友在論及婚嫁時,因為雙方家庭對結婚形式與責任的認知差異,陷入矛盾與困惑。雖然男方父母以「現代化結婚」為由免除聘金與婚房,卻提出「夫妻雙方每月定期回去看望長輩」等傳統式的義務,讓她不禁懷疑這樣的要求是否合理,並上網發文尋求意見。
原PO在Dcard以「嘴上說是年輕人現代化結婚,所以不用給聘金,也沒有準備婚房,要求的卻是傳統好媳婦?」指出,雙方婚後將住在自己名下的房子,而此棟房子是由她父母贊助一半購買,但男方入住後將幫忙分擔一些家用與家電費用。女方父母為了儀式感,提出了「小聘」作為象徵性禮儀,並表示會附上高於小聘金額的嫁妝,之後會退還聘金。
然而,當原PO將此計畫告知男方父母後,對方的回應卻讓她感到意外。男方父母表示「小聘就由男友自己出錢」,至於餅錢部分,他們會「幫忙」,但並未明確說明具體金額。婚禮籌辦的部分完全交由她與男友處理,且不確定男方父母是否會負擔自己賓客的桌數。
此外,男方父母提出2個明確的要求,包括「希望男友個人贊助他們已投資的郊區房產,但未說明具體金額、「希望她與男友婚後夫妻『雙方』每月至少定期回去探望男方家庭與阿公、阿嬤一次」。原PO坦言,她與男友結婚後將住在自己的房子裡,婚房與嫁妝也都由自己家庭準備,並沒有接受男方家庭的資助。如今男方家長卻要求她履行「傳統好媳婦」的責任,這樣的要求讓她感受不佳,「這樣要求合理嗎?還是我該緩緩呢?」
貼文引發討論,網友紛紛表示「發文敘述看起來是平等的結婚不是低人一等的嫁娶,他爸媽提那些需求,男方有說什麼嗎?如果是照單全收那妳要評估他的肩膀是不是不夠硬,結婚是要讓雙方都變得更好,而不是結婚找一堆陌生人欺負自己」、「考驗是在男方身上,長輩要求雙方必須定期一起回去看長輩,就是個很棒的契機。他要是挺不住,妳就會知道這個人到底行不行」、「男方扛不住自己家裡,拜託妳真的不要嫁,絕對後悔」。
也有人表示,「男方父母要求的部份,如果父母要求的金額不造成小家庭負擔,當孝親費也是沒問題,希望每個月要固定回去的規定就是要看男方的態度,我是覺得結婚後應該以小家庭的生活為主,有空閒或餘力才回去一趟看長輩,但用規定的感受會很差。不過個人覺得,跟婆家相處還是要對上頻率,如果妳平常觀察發現他們跟妳不對頻率的話,想要結婚建議三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