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藍營稱賴清德恢復軍審「準備戒嚴」 專家破解兩盲點:僅對軍人有審判權

記者高逸帆/台北報導

蘇紫雲認為,把軍事審判跟戒嚴對照,有點誤導。(圖/資料照)

▲蘇紫雲認為,把軍事審判跟戒嚴對照,有點誤導。(圖/資料照)

總統賴清德日前宣布5大國安威脅與17項因應策略,其中,改革軍事審判法引發討論。對此,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昨(14)日指出,恢復軍審有助於嚇阻中方滲透軍隊,且美國、英國等多數民主國家都設有軍審制度。針對在野黨質疑台灣將恢復戒嚴,他則認為是誤導,第一,軍審效力僅限於軍人;第二,戒嚴須經總統宣布、立法院追認同意,完全不用擔憂。

賴清德13日指出中國對台灣國家安全的五大威脅,包括主權威脅、國軍滲透、混淆國家認同、藉兩岸交流滲透、藉融合發展吸引台商,並祭出17項因應措施確保國家主權不受侵害。

蘇紫雲表示,中國不僅只對台灣造成上述威脅,也使全球的民主國家面臨同樣處境。他舉例,美軍上週才獲報有三位華裔美軍擔任共諜竊取軍事機密,歐盟華為總部昨日也因為涉嫌收買歐洲議會議員而遭搜索,在這種情況下,這五大威脅的防禦非常重要。

針對軍事審判法改革計劃,蘇紫雲認為,賴清德此舉有助於嚇阻中方滲透軍隊,且絕大部分民主國家都設有軍事審判制度。他列舉,英國光是在2024年就進行了233起軍事審判;美國空軍國民兵泰謝拉(Jack Teixeira)也在軍事法庭坦承洩密。

蘇紫雲指出,改革軍事審判法的關鍵在於配套措施,國防部已強調將強化程序正義,避免洪仲丘案重演,這是軍事審判的進步。針對軍事檢察官、軍法官養成,也可以區隔軍職體系,確保軍事審判的獨立性,以兼顧軍事安全與當事人權益。

針對在野陣營質疑恢復軍事審判意同恢復戒嚴,蘇紫雲認為「完全不用擔憂」。他說,首先,軍審僅對軍人有審判權,民間人士涉入共諜案還是會交由一般司法系統審理;第二,依照憲法,戒嚴須經總統宣布、立法院追認同意後才可實施,與軍審完全不同,「把軍事審判跟戒嚴對照起來,我覺得是有點誤導」。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中配小微未離境 八炯、閩南狼林口堵人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