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獨家/赴日本旅遊 名古屋名店自稱「中國台灣」!他怒了:不能代表我國

記者張雅筑/台灣-日本報導

「台灣拉麵」其發源地並非台灣,而是日本名古屋知名餐廳「味仙」已故老闆郭明優的代表作。(圖/受訪者王先生提供)

▲「台灣拉麵」其發源地並非台灣,而是日本名古屋知名餐廳「味仙」已故老闆郭明優的代表作。(圖/受訪者王先生提供)

王先生帶著妻小到名古屋旅行,在友人的推薦下去吃了必吃的美食「味仙」台灣拉麵,沒想到JR名古屋站店高朋滿座還得排隊,讓他非常吃驚。看了菜單吃了所謂的「台灣拉麵」,王先生表示大概只能用四個字形容,那就是「一言難盡」,同時有點擔心日本人對台灣美食有所誤會。不僅如此,王先生最無法接受的是,裡面有許多以台灣命名的菜色,但在人來人往的地鐵廣告牆和菜單上卻在台灣前面冠上「中國」,讓他覺得非常不妥。

相信許多人在做日本名古屋旅遊功課時會發現,必吃美食口袋名單,其中一項竟是「台灣拉麵」!而這台灣拉麵會如此夯,其實起源於已故名古屋知名「味仙」餐廳老闆郭明優從西門町擔仔麵的改良研發。郭明優的祖先來自台灣台中大甲經營貿易的富裕人家,在1938年(昭和13年)時,郭明優的父親渡海到關西工作,因緣際會認識同樣來自台灣女子,兩人戀愛後結婚並於1940年生下郭明優,後來一家人在兵庫縣尼崎市迎接終戰。

「味仙」JR名古屋站店平日傍晚就已大排長龍,生意相當好,客人幾乎都是日本人。(圖/受訪者王先生提供)

▲「味仙」JR名古屋站店平日傍晚就已大排長龍,生意相當好,客人幾乎都是日本人。(圖/受訪者王先生提供)

為了在日本生活,郭明優一家人搭車到名古屋定居下來,父親利用配給的麵粉等物資做起小生意,勉強養家餬口度日,等到日子更穩定後,在名古屋車站附近開了中華料理店「万福」,但其實經營狀況一直都不太穩定。後來郭明優放棄升大學,決定繼承父親的衣缽並把店名改為「味仙」,好好幫助家裡的料理之路。起初,味仙餐廳裡賣的就是拉麵、炒飯和餃子等中華料理,後來才陸續推出台灣味的料理,第一道是「手羽先(雞翅)」,用醬油和香料慢火燉煮,吃起來甜甜辣辣的,郭明優生前形容「這是媽媽的味道」,且雞翅的排名和後來的台灣拉麵在店裡可是並列為招牌和「名古屋料理」的代表美食呢!

至於台灣拉麵到底怎麼問世的呢?郭明優生前受訪時表示,自己在1970年時去了一趟台灣,和日本友人在台北西門町吃到擔仔麵,覺得太美味、驚為天人,因此特別把味道記住,回到日本後決定嘗試做做看。但在日本很多食材無法全部取得,所以郭明優經過多次嘗試後才研發出來,但是他做出來的「味仙風」擔仔麵和台灣的擔仔麵有很大的差異,最明顯的就是「味仙風」比較重口味,且還放入了辣椒和韭菜等。

(上圖)炒青菜和蒜泥生腸,王先生表示,日本人其實不太能接受內臟,但沒想到滿多日本人桌上都有這盤蒜泥生腸,讓他相當訝異。(下圖)台灣拉麵其實改良自台灣擔仔麵。(圖/受訪者王先生提供)

▼▲(上圖)炒青菜和蒜泥生腸,王先生表示,日本人其實不太能接受內臟,但沒想到滿多日本人桌上都有這盤蒜泥生腸,讓他相當訝異。(下圖)台灣拉麵其實改良自台灣擔仔麵。(圖/受訪者王先生提供)

(上圖)炒青菜和蒜泥生腸,王先生表示,日本人其實不太能接受內臟,但沒想到滿多日本人桌上都有這盤蒜泥生腸,讓他相當訝異。(下圖)台灣拉麵其實改良自台灣擔仔麵。(圖/受訪者王先生提供)

郭明優生前受訪時表示,因為今池住了很多韓國人,他想,如果放了辣椒應該會很受歡迎,所以這碗「台灣拉麵」雖起源於台灣的擔仔麵,但其實是台灣沒有的台灣拉麵,但開發的人是台灣人啊,「這不是也很好嗎?」台灣拉麵對外開始販售後,沒想到深受名古屋民眾喜愛,甚至逐漸成為代表名古屋的當地美食。但郭明優並未因此去申請專利或商標,他希望透過料理讓更多人認識台灣這個名字,甚至他在生前受訪時還說過:「讓日本認同台灣這個名字,我覺得很驕傲。身為台灣人,與有榮焉。」

近日一名台灣遊客王先生帶著妻小到名古屋旅遊,果不其然,在地日本友人真的推薦他去吃「味仙」台灣拉麵!王先生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時表示,他們選擇用餐的是JR名古屋站店,大概傍晚5點多就已經大排長龍了,「真的沒想到生意會這麼好,滿訝異的,本以為排隊和用餐的會是台灣人或中國人或華裔居多,但沒想到踏進餐廳幾乎都是日本人,我們都沒聽到什麼講華語的,除了服務生,而且用餐的日本人真的人人一碗『台灣拉麵』,讓我們身為台灣人好像不點不行。」

王先生表示,「味仙」很多料理都有辣,但其實台灣人口味並沒有那麼重辣,他建議台灣遊客來吃的話要有心理準備。(圖/受訪者王先生提供)

▼▲王先生表示,「味仙」很多料理都有辣,但其實台灣人口味並沒有那麼重辣,他建議台灣遊客來吃的話要有心理準備。(圖/受訪者王先生提供)

王先生表示,「味仙」很多料理都有辣,但其實台灣人口味並沒有那麼重辣,他建議台灣遊客來吃的話要有心理準備。(圖/受訪者王先生提供)

王先生說,他和妻小點了一碗台灣拉麵、白湯大腸拉麵、炒飯、芙蓉餃子、炒青菜和蒜泥生腸,「滿訝異的,就我了解,日本人其實不太能接受吃內臟,但鄰桌滿多人點蒜泥生腸,這讓我覺得味仙這家店很成功打入當地人的生活圈裡。」記者進一步詢問,吃起來的感覺呢?王先生和太太苦笑了一下,接著王先生太太形容道:「這碗台灣拉麵的味道,若要真的形容,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一種有點辣的肉末罐頭,有時候會加到飯裡或乾麵,大概就是那個罐頭加到拉麵裡然後辣一點再加韭菜和更多肉末這樣,然後麵條好吃一點。」至於白湯大腸拉麵,王先生直言,那大腸的味道真的是「腥」到難以入口,但餃子、炒飯、炒青菜和蒜泥生腸都不錯吃。

看看菜單內容,確實有幾樣菜是以台灣命名,但王先生直言,身為正港的台灣人口味根本不是這樣的,所以嚐鮮的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得禁得起辣的考驗。最後王先生也語重心長表示,裡面用餐的客人以日本人居多,「其實多少有點擔心他們會真的以為台灣人的口味、食物就是這樣,還有一點就是,菜單和廣告牆上,竟然冠上『中國台灣』,這一點我們非常不能接受,有一種被吃豆腐的感覺,那究竟是台灣料理還是中國料理呢?說真的,台灣根本沒有這樣的拉麵和食物,然後還這樣冠上中國台灣,真的很不妥!」

「味先」標榜中國台灣料理,在台灣前面冠上中國兩字,讓身為台灣人的王先生和妻子看到覺得非常不妥,認為根本是在吃台灣豆腐。(圖/受訪者王先生提供)

▼▲「味先」標榜中國台灣料理,在台灣前面冠上中國兩字,讓身為台灣人的王先生和妻子看到覺得非常不妥,認為根本是在吃台灣豆腐。(圖/受訪者王先生提供)

「味先」標榜中國台灣料理,在台灣前面冠上中國兩字,讓身為台灣人的王先生和妻子看到覺得非常不妥,認為根本是在吃台灣豆腐。(圖/受訪者王先生提供)

王先生語重心長表示,到國外旅行看到自己的國家能被重視是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但若是被吃豆腐,且還被冠上「中國」兩字,那是一件非常讓人生氣的事情,因為台灣就是台灣,「我們就是一個國家,不隸屬誰的。」王先生最後也說,台灣的口味也不應該是沒住過台灣的人說的算,真正的台灣味應該是台灣這片土地上的美食才是正統且道地的,即便這家店在日本很夯,但他覺得,該店並不能代表台灣。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三立獨家 Exclusive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