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
台灣東洋(4105)今(15)日舉行法說會,由董事長林全、財務長張國江主持,由於東洋困難學名藥抗黴藥Lipo-AB有望於明(2022)年第4季取得美國市場藥證,屆時將有100萬美元里程碑金,另外兩項困難學名藥也將陸續取得里程碑金,貢獻營運動能,加上流感疫苗與高端新冠疫苗代工持續努力,預估明年國內營收將年增5%~10%。

▲台灣東洋(4105)今(15)日舉行法說會,由董事長林全、財務長張國江主持。(圖/記者戴玉翔攝影)
東洋11月合併營收4.3億元,每股盈餘(EPS)為0.35元,前11月合併營業收入為40.62億元,合併營業利益為8.19億元,合併稅前淨利為9.5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利為7.16億元;每股盈餘為2.88元。
林全表示,台灣東洋未來發展將以國際化為目標,而微脂體與微球技術平台是台灣東洋的強項,優勢在於台灣東洋有能力在符合藥品生產規範標準下,放大產能、量產藥品。而要打通國際通路要有好的產品,因此學名藥仍然是值得推展的。
林全也指出,明年東洋有三項困難學名藥將有所斬獲,其中抗黴藥Lipo-AB,因為生體相等性(BE)試驗數據正向,可望於明年第4季取得美國藥證,屆時將有100萬美元里程碑金,另外,治療卵巢癌的困難學名藥Pegylipo與治療肢端肥大症的微球困難學名藥Octreotide都有與國際大廠展開合作,也陸續收到簽約金或里程碑金,若後續進度符合預期,2022年的里程碑金更會有顯著成長。
此外,東洋開始跨足醫材領域,林全表示,與緯創醫學合作的智慧行動輔具持續推展,近半年已在北中南多家醫學中心等級醫院順利進貨,初期採租用方式並持續摸索新的商業模式,預計2023年分潤收入會較為明確。
在海外市場布局部分,張國江表示,在近年努力之下,海外布局已漸有成果,海外銷售據點除能增加營收外,產品的輸出也能協助工廠降低生產成本。此外,深化海外布局也能成為台灣東洋與合作夥伴商談授權代理的成功助力。
前三季外銷營收比重約5%~6%,原有的泰國、越南以及今年的墨西哥等市場呈現穩定成長,預估明年在印尼、韓國也會有營收表現,目標2025年的外銷營收比重攀升到20%。
張國江還提到,今年前三季營業利益是呈現成長,惟每股盈餘稍稍下滑,從去年同期的2.66元來到1.96元,主因是認列公平會2.2億的裁罰金額。而股民關心的現金股利部分,同樣配發率將維持在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