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為落實分級醫療,健保署自去年7月推動大醫院門診減量政策,若未達到標準,超過部分不予給付,健保署今日表示,今年第二季未達標者共13家,不合格醫院名單8成集中在北部,所有未達標醫院共被該署核扣逾1億元,健保署長李伯璋說明,未達標的醫院大多在非偏遠地區,可能與其經營策略有關。

▲健保署今(7)日表示,《健保改革日記》電子書即起開放民眾線上閱覽。(圖/記者楊晴雯攝)
根據健保署統計資料指出.今年4至6月門診減量2%執行情形,醫學中心共19家全數達標,區域醫院共69家有13家未達標,其中未達標者位8成位居北部、中部及南部未達標者各占1成,總共核扣金額達1.03億元,單家核扣最高金額達5500萬元。
李伯璋說明,未能達到門診減量目標的醫院,研判可能與其經營策略有關,有些則是因為位處偏遠地帶,受到民眾就醫習慣所致。
李伯璋說,要讓門診減量成效提升,民眾的就醫習慣也要跟著改變,「醫師是患者最好的老師」,醫師也可適時與民眾溝通,若是輕症可選擇就近診所就醫,不但可免去排隊的時間,還能省荷包;透過雲端病例的功能,診所醫師也能調閱患者在大醫院作的影像檢查結果、或曾經吃過哪些藥等資料。
為了讓民眾更加了解健保運作,由健保署同仁合力完成的《走向雲端-病醫雙贏 健保改革日記》一書,撰寫有關該署過去3年多來各項重要政策及業務精進的改革內容,涵蓋醫療與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的擴充與升級、各項支付制度政策的檢討與落實、B、C肝用藥開放、藥品及特材的務實管理、居家醫療轉型、推動精準審查及健保人工智慧發展、全民健保納入國小教材等議題。
健保署即日起把該本書籍轉為電子書,並置於健保署官網,開放民眾隨時可線上閱覽,也可至經銷通路購買實體書籍。期望所有國人共同體認健保資源得來不易,支持健保改革工程,讓健保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