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懷慈、胡克強/台北報導
2018年不少知名餐廳吹起熄燈號,商研院就調查了,今年上半年光是歇業的公司中,餐飲業竟然就佔了3成之多,原因正是百貨美食不斷攀升,尤其是獨家、排隊名店紛紛進駐,逛街之餘順便吃東西,讓街邊店生意越來越難做。

▲百貨美食佔比不斷拉升,街邊店生意越來越難做。
熱騰騰的台式料理還是西式牛排或鍋物,百貨排隊美食一間接著一間開,想吃什麼味自己挑,這樣的便利性衝擊街邊店生意。
記者:「今天無預警宣佈歇業。」
記者:「將在7月正式吹熄燈號。」
記者:「現在連它都要撐不住了。」
老字號餐廳紛紛吹起熄燈號,根據商研院調查,今年4月國內公司撤銷家數,餐飲業占了29%創下近年新高,反倒是百貨美食佔比不斷拉升。

百貨總經理陳寶銘:「餐飲的這個佔比,在我們全館的業績佔比已經超過30%,算是我們全館所有業種裡最重要的一個業種項目。」
美食成為百貨重要收益,百貨業者甚至拉長戰線賣早餐,消費者走走逛逛吹冷氣,肚子餓了換個樓層就有飯吃,成為休假時打發時間好去處。

民眾:「看是什麼樣的情況用餐,如果聚會或是帶小孩就會這邊(百貨)為主。」
民眾:「假日的話可以順便逛街吃飯。」
大把起司加進和牛碎肉,傳統印象中拿著邊走邊吃的可麗餅,也選擇駐點百貨商場,還特意增加座位區提供客人休息。
品牌公關Cony:「百貨對品牌來說是有一定的品質保證,然後人流會比較固定一點,還會有兌換集點的活動,然後也可以跟我們一起配合。」

▲百貨眾多活動加持,話題度遠勝街邊店。
除了看好百貨人流匯聚,活動加持也是重點,包括週年慶、母親節等大檔期,刊上百貨DM和優惠搭配,曝光度、話題度遠勝街邊店,再加上人潮轉移和租金高漲,都讓老店營運越來越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