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漪灝、徐輝英/採訪報導
愛看賽車的人都知道,車隊其實才是車手能不能跑出好成績的重要關鍵,那在台灣呢?根據中華賽車會的統計,去年一共有154支車隊登記,但是到今年6月為止,只有102隊完成手續。對於這樣的變化,國內各系列賽事都會出賽的聯結車隊認為,經費來源不足是最大問題,和其它行業一樣,西進中國求生也成了生存之道。

▲台灣賽車隊登記數下降。
聯結車隊經理吳昭儒說:「台灣目前絕大部分都是半職業車隊,大概有一二十個車隊吧。最小的車隊,你其實一輛車就可以成立一個車隊。目前聯結車隊比賽車,總共有七輛,在台灣的話前五名以內的車隊。」
這樣的數字是不是符合大家心中的猜測呢?不論是多還是少,但這真的就是目前台灣賽車圈的發展現況。

▲台灣半職業車隊約一、二十個。
聯結車隊經理吳昭儒說:「成立車隊就是為了什麼?為了比賽,然後測試產品、然後廣告宣傳。」
賽車手林沅滸說:「車隊佔一個很重要角色,譬如說我們比賽,賽前的車輛準備,在場上的時候,你的工作人員都會幫你監控,每個賽事上面有什麼情況、然後你的成績現在是做多少,會隨時給車手一個回應,才不會導致說車手一直盲目的在一直用很極限的去操控車子,(減少與避免)車子的妥善率就一直往下降這樣子。」

▲車隊後勤團隊。
聯結車隊經理吳昭儒說:「車隊的經濟來源就是靠贊助,從101年成立了這個車隊之後,一直到民國105年都是虧損的狀態,自己投入的金額都已經是上千萬以上了。」
他是吳昭儒,目前是聯結車隊的經理,而他是林沅滸,不光是台灣賽事的常勝軍,甚至還多次遠征歐洲,在國際舞台上和全球拉力好手一同競技。

▲後勤團隊維護賽車裝備完好。
聯結車隊經理吳昭儒說:「我們五月份再來有什麼賽事呢?五月底吧,五月底我們就珠海那一場。」
賽車手林沅滸說:「像珠海的賽道算是屬於比較高速的,那這一次我們去是不是也煞車(制動力部分)會再要求。」
聯結車隊經理吳昭儒說:「對對對,因為這個賽道是屬於比較高速的。」
賽車手林沅滸說:「之前查一下資料,好像都要時速到290幾(公里),然後忽然重踩煞車、然後再來急加速,大部分的彎形都是這樣子。」

▲台灣賽車手林沅滸。
感覺起來在台灣玩車的人很多,相關的比賽也不少,但為什麼從車手到車隊,大家都要開始重視對岸的機會呢?
聯結車隊經理吳昭儒說:「目前是我擔任車隊經理,車手的話現在有四人,車隊技師總共有四位,然後車隊的後勤團隊總共有三位。」

▲台灣經營車隊並不容易。
聯結車隊經理吳昭儒說:「現在中國的賽事非常的頻繁,贊助金額是台灣至少五倍以上,所以說很多車手、很多車隊,就是現在大部分都是想到中國珠海,去參加重要的賽事。」
的確,以聯結車隊來看,他們除了會提供最佳武器讓戰士廝殺。
賽車手林沅滸說:「這台車要像我比賽車這樣做到700匹的話,是不是就更麻煩?」

▲賽車手視比賽調整賽車裝備。
聯結車隊經理吳昭儒說:「你就一定要擴缸,然後渦輪的話又可以再選擇更大一號的渦輪,卡鉗最好是用大六,這是小六,因為原廠它是四個活塞而已,這邊兩個、這邊兩個對向這樣夾,那六活塞的話就是,它是這邊三個、這邊三個,然後六活塞對向這樣夾,力道比較夠,比較能(產生足夠)的制動力。」
聯結車隊每個月還有將近十位員工要領固定薪水,為了紓解經營壓力,除了選擇高額的贊助商與獎金之外,把賽車實戰經驗轉換成消費級商品,也是台灣及全球車隊都會選擇的生財之道。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去做,台灣的賽車環境,他們還在努力之中。